中石化董事長陳瑞隆。中石化提供
為因應全球市場變化與推動長期永續發展,中石化董事會今日(11/13)決議,將頭份廠己內醯胺 (CPL) 二線 (No.2) 及尼龍粒工場停止生產並進行除役,CPL年產能將降為20萬噸。中石化強調,此舉是公司繼2年前啟動精簡計畫,將己內醯胺一線停產除役後的重要一步,旨在提升資源配置效益與整體營運競爭力。
近年受全球產能供過於求、地緣政治衝突及美國關稅政策等多重因素影響,台灣CPL及尼龍粒市場需求未見復甦且持續萎縮。中石化說明,經營團隊經審慎評估後認為,頭份廠CPL生產製程設備的技術特性與營運成本結構,已難維持競爭力且不具經濟效益。
為聚焦具發展潛力與永續價值的業務方向,中石化董事會於2025年11月13日決議,將頭份廠CPL二線 (No.2) 及尼龍粒工場停止生產並進行除役。
己內醯胺(CPL)為產製尼龍6纖維和樹脂之重要原料,中石化為台灣唯一CPL生產製造公司,公司於2023年底公告頭份廠CPL一線 (No.1) 10萬噸停止生產後,總年產能為30萬噸。此次董事會決定將頭份廠CPL二線 (No.2) 10萬噸停產除役後,台灣 (中石化) CPL年產能將降為20萬噸。
展望未來,中石化表示,將持續推動能源轉型與特用化學品事業發展,積極尋求電子級化學品的合作機會,同時強化現有資產的活化與再應用,提升資產運用效益。至於頭份廠其他產品將視市場狀況,配合公司策略及未來規劃進行最適化調整及安排,以提升公司營運效能,創造股東長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