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台股大漲、外資獲利了結,央行進場穩匯,使得外匯存底金額降至6001.97億美元。李政龍攝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10月貶值2.8角,適逢外資逢高調節、匯出約50億美元,為了維持匯市穩定,央行進場調節,使得外匯存底金額降至6001.97億美元。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表示,10月孳息為正成長,但主要貨幣對美元走弱,台股持續上揚,外資獲利了結,美元需求大,使得新台幣貶值,央行進場買匯阻升,使得外匯存底餘額單月下滑27.46億美元。
10月外匯存底降至6001.97億美元,連續兩個月維持在6000億美元大關,但金額呈現不增反減。蔡烱民說明,影響外匯存底變動有三大變動因素,10月孳息收益正成長,但主要貨幣兌美元指數走貶,帶來1到2個百分點的影響;然而,新台幣在10月續貶,加上中國宣布稀土禁令及關稅等影響,外資獲利了結,美元需求大,央行進場調節,使得外匯存底出現減少。
根據央行統計,10月美元指數升值2.08%,除了人民幣小幅升值0.28%,其他非美貨幣全面走弱,歐元貶1.34%、英鎊貶2.11%、加幣跌0.52%、澳幣跌0.59%,日圓貶值最大、大跌3.58%,新台幣則貶值0.74%。
10月台股大漲2412.81點、漲幅高達9.34%。蔡烱民表示,10月有配息,加上股市大漲,外資賣超金額增加,連同本金以及股利、盈餘匯出約50億美元,使得匯價出現波動,但股市健康反映經濟不錯,目前資金進出並沒有太多問題。截至10月底為止,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新台幣存款餘額共折計1兆1537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192%,兩者再創新高。
對於近期股匯市連動,蔡烱民認為,匯市交易量正常,並無太大變動,外資在股匯市占有重要因素,觀察10月股市跌幅較大的幾天,受到中國管制稀土出口,以及美國宣布對中國加徵關稅等,使得外資匯出金額較大,新台幣出現貶值,央行在那幾天進行調節。
對於美元近期走強,蔡烱民說,美國聯準會(Fed)在10月宣布降息,但主席鮑爾示警12月降息不是確定路徑,使得市場預期心理調整,況且美國經濟各方面條件不錯,資金停留在美元,且公債殖利率上揚,都是推升美元轉強的因素。不過,美國政府停擺,許多經濟數據無法公布,Fed也會多一些觀望,對利率決議進行考量。
另外,近期美國財政部將發布下半年的匯率政策報告,台美談判也有正面進展,央行是否會因應局勢對匯率進行推演?蔡烱民澄清,央行持續密切觀察國際金融市場變動,假設美國三大標準沒有改變,台灣應該還在觀察名單中。
其他主要國家外匯存底統計,10月份,印度5665億美元、減153億,韓國4039億美元、增69億;9月份,中國大陸3兆3387億美元、增165億,日本1兆1487億美元、增62億,沙烏地阿拉4250億美元、減61億,瑞士9117億美元、增189億元,香港4037億美元、減61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