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第4季,美債和美元的情勢大變,投資人該如何進行操作。彭博新聞
邁入第4季,在美國經濟復甦後,美元因利差擴大吸引資金回流而持續走強,而美債受Fed緊縮、經濟韌性及財政供給的「三面夾擊」,導致長短期殖利率全面上揚,隨著聯邦政府10月初陷入停擺,聯準會(Fed)9月啟動降息循環,美元和美債的優勢反轉,資金在兩者間尋找平衡。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分析,在川普2.0政治操作下,美元疲弱格局恐延續至明年上半年,下半年選前利多出籠後,有機會轉強;而美債正醞釀多頭行情,若10年期殖利率跌破3%,債市看多格局將確立。
專家分析,美國總統川普刻意維持弱勢美元策略,吸引製造業回流。美聯社
回顧第2季、第3季,全球金融市場的核心主軸圍繞著Fed的「更高更久」(Higher for Longer)緊縮政策,在美國經濟展現出超乎預期的韌性,美元指數(DXY)與美債殖利率雙雙受到支撐。受惠就業數據的強勁與通膨黏性,市場開始調整對Fed降息時程的預期,美元呈現震盪偏強格局,與此同時,龐大的財政赤字和公債供給壓力浮現,使得美債市場面臨拋售壓力,讓美債殖利率則在高位盤整,更創下多年來新高。
政治僵局與數據缺乏影響 Fed降息美元未大跌不過,隨著美國聯邦政府10月初陷入停擺,預算僵局動搖市場信心,儘管聯準會(Fed)Fed在9月降息1碼,也是今年以來首次啟動降息,美元指數並未如市場預期大跌,維持在97至99之間震盪整理。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表示,美元10月以來呈現「時強時弱」的格局,主要受美國政府關門、政治僵局與市場數據缺乏所影響。
「政府關門讓部分經濟數據無法揭露,市場如同無頭蒼蠅,但股市依舊創高、AI概念股續強,顯示資金仍偏多流向股市與美元避險資產。」他指出,川普2.0政府掌握參眾兩院多數,但在財政及紓困法案上仍需拉攏民主黨,所以,川普有意將預算問題政治化,甚至藉由關門達到裁員與整頓政府部門的目的,政治操作成分高於財政考量,不過,市場對此反應冷淡,對短期經濟影響有限。
TACO交易吸資金回流 美元「這時間」有機會反彈降息循環延續,美元上檔壓力重,明年下半年有望回升。路透社
受到美中貿易戰升溫、中國稀土禁令引發國際避險情緒,資金重新流向美元與美債。陳有忠指出,近期美元的走勢與7月「穩定幣法案」公布時類似,川普上任後一貫的作風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市場戲稱為TACO交易(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政策威嚇性高但實質衝擊有限。
陳有忠提到,
今年3月以來美元雖然走弱,但跌勢明顯趨緩,不再像上半年出現恐慌性下跌,Fed降息後,美元短線仍有支撐,但上檔壓力沉重,根據點陣圖推估,10月與12月各降息1碼的機率很高,今年底的年底基準利率可能落在3.5%至3.75%之間,明年上半年仍在降息循環中,而到2026年底利率目標區間中值預估將落在3.375%。
他認為,降息循環不利於美元,要重返100價位的壓力很大,會因避險需求而有所支撐,況且,
川普也刻意維持美元偏弱,此舉符合製造業回流與吸引投資的政策邏輯,美元偏弱會壓低企業投資成本,有利於本土生產,等到招商引資之後,再祭出其他措施,把資金留在美國,因此,
明年下半年美元蠢蠢欲動,有機會回升。
美債多頭醞釀中 3%以下確立長期格局近來美債殖利率反彈,陳有忠分析,上半年債市一度受通膨與關稅干擾而偏空,但情勢在8月後出現反轉,通膨雖從2.4%升至2.9%,但並未惡化到3%以上,就業數據趨緩,為Fed降息提供條件,反觀殖利率從4.5%一路下滑,最近更跌破4%以下,反映市場提前消化降息預期。
陳有忠表示,只要美國今年底的CPI不超過3.5%,明年可望回落到2.5%以下,而明年第1季以後,關稅效應淡化、油價與通膨回穩,美債將持續吸引長線資金進場,
「1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在醞釀多頭行情」,上半年期貨市場普遍看空、佈滿空單,如今空單陸續回補,殖利率下跌的事實被追認,「真正的多頭尚未全面啟動,要等殖利率靠近3%以下,才會形成長期多頭格局。」川普撤銷多項環保政策,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重新開放石油鑽探,希望壓低價格、抑制通膨。美聯社
配置持有為宜、靜待轉強 靈活操作為上策陳有忠補充,通膨後續變化與國際能源價格密切相關,自第2季以來油價持續下滑,中東與俄烏情勢雖有變數,並未升級為全球衝突,市場普遍預期油價仍有回落空間,同時,
有別於前任總統拜登的主張,川普有意重啟頁岩油產能,最快明年初工廠重新暖機後生產,油價可能跌破每桶50美元,將有助於壓低通膨。
陳有忠建議,持有美元並配置美債的投資人無須急於兌回,也不必過度擔心波動,美元利息高於新台幣,即便匯率被套,可先暫時放著,在每季季底或降息前夕分批布局;若對價格敏感,則採波段操作策略,「升息前有利多時先部分了結,待利空時再買進,靈活操作比一味擔心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