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穎董事長洪麗寗並非理工背景,多年前獲得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賞識,一頭栽進科技業。天下雜誌提供
緯穎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在2019年獲得工研院潘文淵基金會「ERSO Award」,是第一個非理工背景,獲得潘文淵獎的女性。她近日在一場論壇中提及,「比起日本、韓國,台灣社會給予女性更多機會。我們是幸運的!」
洪麗寗認為,目前在職場中,男性主管的比例仍高於女性,這是源自於社會賦予的壓力或期待。因為,女性要背負照顧家庭的重任,進入產業之後,要突破玻璃天花板
(註1)。「
這個天花板有時候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給的」。
她以台灣女董事協會為例,目前協會約有70、80個會員。「台灣有如此多的女性董事長,我們經營的企業市值並不會比較遜色。」
洪麗寗認為,身為女性,不要自我設限,必要時需突破玻璃天花板。戴嘉芬攝
洪麗寗分享自己多年前的經歷,大家經常問她,就讀台大政治系,怎麼會進入科技業?
她說,自己從台大畢業後一年多,本來計畫出國,但那時男朋友不願意出國,只好一邊上班、一邊等待。她第一個工作是一間成衣貿易公司,入職一段時間後,發現老闆們在拿回饋;「我不想要自己40歲跟他們一樣,決定開始找工作」。
憶與施振榮進行最終面試洪麗寗打開報紙看到「微處理器的園丁」
(註2),因為不知道是甚麼就去應徵了。好不容易通過重重關卡,最後一關要跟宏碁創辦人施振榮面談。她回憶「施先生講話慢慢的,國語不太標準,但是很誠懇。」洪應徵的工作是負責進口國外產品,而宏碁當時則是倉頡中文輸入法的推動者。
施振榮向她解釋,甚麼是微處理機,這是未來改變人類生活的東西,其實就是PC。他提到,當時的鍵盤配置並不標準,而倉頡輸入法發明人朱邦復用向量計算每個中文字,用5個碼打出中文字,且使用標準英文鍵盤。施強調,「若不能解決I/O問題,我們這些寫漢字的華人就無法接觸到這麼棒的技術,而這個技術會改變人類未來」。
施振榮在1976年創立宏碁電腦,公司成立之初,以「微處理機的園丁」自詡。太報資料照
宏碁自行印刊物推廣微處理機洪麗寗回憶,那時宏碁才成立第4年
(註3),施先生也才30多歲。當年的創業家沒有 VC(創投)、沒有搖籃,也沒有Mentor(導師),只能跟親人借點錢,憑著一股熱情去創業,以發放刊物的方式推廣微處理機。
施振榮對她說,「妳現在不必做決定,回去跟父母商量,這會是妳終身的事業。」洪麗寗回想,當時自己下樓後,站在民生東路上某公寓門口
(註4),心裡突然湧起一陣激動,「我不必回家跟爸爸商量了,因為我再也遇不到這樣的公司!」
施振榮當時的話語深深影響洪麗寗之後的長久職涯,也是她踏入科技業的關鍵時刻。
2001年,宏碁將品牌與代工事業分家,代工製造部門獨立為「緯創資通」,洪麗寗擔任最高業務行銷主管;緯創2005年進行改組,洪接掌企業產品事業群總經理。2012年,她帶領團隊成立緯穎科技,專注於雲端資料中心市場,並於2023年接任董事長一職。
緯穎抓住這波AI浪潮,股價近年來逐步揚升,今年首度超越3000元大關,最高曾飆到3450元。截至9月26日,緯穎收盤價3050元,股價僅次於信驊、世芯-KY、川湖3家,排名第四;公司市值現為5668.14億元,則位居台灣上市公司市值排名第12名。
註1:玻璃天花板一詞意指企業或團體中對女性或少數族群晉升到高級職位或決策層的潛在限制或障礙。
註2:「微處理機的園丁」意謂宏碁當年以促進國內微電腦工業的發展為己任。
註3:大約1980年前後。
註4:宏碁創辦時的辦公室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