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頒發「經濟部專業獎章」給甘利明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後者由台積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泰永沛代表領獎。戴嘉芬攝
工研院與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日(9/9)舉辦「晶鏈高峰論壇」,包括總統賴清德、國科會主委吳誠文、經濟部長龔明鑫、日本自民黨半導體戰略推進議員聯盟名譽會長甘利明等皆出席。賴總統頒發「經濟部專業獎章」給甘利明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彰他們在國際經貿、產業合作及科技創新上具有卓越貢獻。魏哲家因另有要事,由台積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泰永沛代表領獎。
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半導體產業作為戰略核心,對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至關重要。我國已提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倡議,攜手國際可信賴夥伴共創米導體產業發展新生態,是工研院與SEMI與主辦晶鏈論壇的目的。
除了上述政要及產業貴賓之外,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董事會主席吳田玉、工研院院長劉文雄,以及國外重要官員如捷克科研創新部長 Marek Zenisek、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川合現、歐盟駐日代表團數位經濟政策公使銜參質 Peter Fatelnig、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等代表參與,並吸引 20個公協會共同協辦、來自28個國家超過 700位產業人士參與。
論壇以「構建全球半導體網絡」為主題,聚焦強化可信任的跨國供應鏈夥伴關係、推動Al晶片技術共創,並擴大半導體人才的培育與國際交流,藉此打造韌性堅實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生態系。
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面對瞬息萬變的國際經貿新局,台灣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唯有建立「可信任、互補且可持續」的跨國夥伴關係,才能共同維護供應鏈的穩定與創新動能。經濟部也會全力透過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同時積極推動科技產業的全球佈局,持續深化與美、目、歐盟等各國夥伴的合作,以「立足台灣、布局全球」思維提升供應鏈韌性,期盼未來能持續與產業攜手推動創新合作,深化夥伴關係,並在科技、產業與永續發展等領域,共同創造更加豐碩的成果。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全球董事會主席吳田玉表示,半導體不僅是科技創新的縣動核心,更是國際經消安全與產業韌性的關鍵基鹽,唯有音國建立可信任的合作關係,才能共同因應快速變動的市場需求與地緣政治挑戰。臺灣擁有相對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生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此次論壇是很好的橋樑,能夠進一步深化台灣與國際夥伴的連結。未來 SEMI將持續推動共創模式,攜手各國建構更具韌性、更具永續性的全球半導體網絡。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全球產業加速轉型下,人才已成為影響半導體發展的關鍵。當前產業面臨三大挑戰,包括人才供需失衡壓力日增、技能需求快速轉變、國際間的人才競爭與合作,為此,各國在半導體人才培育上已積極布局。
他繼續說,工研院作為產學橋梁,具備跨域整合的優勢,能把學界研究與產業需求緊密連結,並透過實務訓練、異業合作與跨領域應用,協助新世代人才在專業深耕的同時拓展橫向能力,進而造就引領半導體產業持續領先的T型人才。工研院將持續與產業界攜手合作,作為學術界與產業界、台灣與國際間的橋樑,打造永續、韌性且國際化的半導體人才生態系,讓人才成為最強的戰略資本。
開幕論壇邀集日本、歐盟、英國等代表,以「建構全球半導體網絡對話」為題,探討面對地緣政治與市場波動的影響,如何透過半導體國際戰略聯盟,強化供應鏈韌性。現場也安排三場次產業座談,匯集國內外重量級產官學研代表,共同探討產業發展趨勢與合作方向。
第一場次座談以「強化可信任的跨國供應鏈夥伴關係」為題,聚焦於多元風險環境下,全球半導體產業如何透過區域互補來提升整體韌性。同時,探討在 AI、量子運算等先進技術挑戰之下,全球夥伴應如何建立合作模式,加速創新成果落地。
第二場次座談以「推動AI晶片技術共創」為主軸,探討面對Al晶片所需高運算與高效能設計挑戰,業者如何透過模組化整合,建立開放協作的共創模式,以提升設計製程的效率。
第三場次以「半導體人才培育與交流」為重點,針對半導體人才短缺之痛點,分享各國企業與政府,如何攜手建立具彈性且可規模化的人才培育系統,培養具備系統思維與跨部門協作能力的技術與管理人才。
「晶鏈高峰論壇」匯聚全球具影響力的政、產、學、研領袖,串聯全球半導體網絡,呼應供應鏈合作,展現臺灣積極以自身優勢,攜手全球強化半導體供應鏈安全與韌性,並與國際夥伴展現合作架構之政策願景與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