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李政龍攝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9/3)日表示,下半年國內經濟成長恐因對等關稅衝擊、國際局勢不穩與供應鏈放緩等三大因素而趨緩,平均成長率可能落在2.5%以下,尤其傳產與中小企業承受壓力最大,呼籲政府在應凍漲電價,最低工資調整則需審慎,以免加重產業負擔,同時也應規劃配套措施協助弱勢勞工。
工商協進會今日舉辦第26屆第14次理監事聯席會議,理事長吳東亮對於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有望「保4」,他指出,上半年受到提前出貨帶動,經濟成長率平均接近7%,第2季更超過8%,但下半年受到對等關稅、政治與供應鏈影響,整體會慢下來,所以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同時,下半年有最低工資審議和電價審議,加上關稅議題持續紛擾。吳東亮認為,兩大審議會都要慎重考慮,畢竟國際情勢衝擊,對大型企業還能承受,但任何電價或工資的變動對傳產、中小企業的影響都很大,日前與經濟部長龔明鑫會面時,工商界都建議電價是否凍漲。
吳東亮補充,近來國際原油價格下滑,對台電是好消息,如果台電不虧錢,建議電價可以凍漲;而最低工資方面有很多壓力,「最好不要漲」,如果要漲,希望不要漲太多,重要的是政府要有配套措施,來疏解傳產壓力,甚至給予弱勢勞工一些補助。
此外,近期台股指數再創新高,是否經濟是否依舊看好?吳東亮強調,台灣經濟實力很好,主要有高科技、AI和傳產等,短期隨著國際情勢波動,但中長期來看,「我對台灣經濟還是有信心」,企業經營者很努力、認真經營,長期經濟依舊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