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電廠針對煤倉煤堆採取4步驟積極管控,確保電廠環境安全。台電提供
據監察院審計部報告,興達電廠3、4號機停機後,台電去年10月仍購收9.47萬噸煤炭;煤倉近3年更自燃255次。台電今(15)日回應表示,煤堆悶燒是國際電業進行煤倉管理時普遍面臨的挑戰,且易受高溫、乾燥、東北季風等因素影響,增加氧化悶燒機率;興達電廠會積極管控、確保安全。
為降低悶燒機率,台電指出,興達電廠採取4步驟積極管控,包括適度降低存煤量避免燃煤氧化、選用不易氧化的煤種、加強人員巡查及強化溫度監測。自去年起悶燒次數已明顯減少,今年則未再發生,台電後續也將與高雄市府保持聯繫,確保電廠環境安全。
台電說明,燃煤在存放過程易與空氣發生氧化反應釋放熱量,溫度升高便會產生水蒸氣等白煙,形成悶燒現象。近3年興達電廠人員在巡視時發現異狀,皆立即將悶燒熱煤挖出,再將煤堆整平壓實,未造成明火燃燒或空氣汙染,均在電廠安全管理範圍內。
對此,台電積極改善煤倉管控,包括調控燃煤存量、降低堆煤高度,再以推煤機分層壓實,減少空氣滲入機率,並強化監測溫度變化等措施,也改選用耐久儲存的煤種,將久存燜燒的風險降至最低。同時加強人員巡查,若發現異味或冒煙情形,立即採取措施,抑制悶燒情形。
台電強調,興達電廠燃煤機組經積極管控後,去年已明顯改善,今年則未再發生氧化悶燒事件,未來將持續落實管控,並與高雄市府保持聯繫,確保電廠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