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電腦主機板。陳品佑攝
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宣布將自8月7日起對進口自台灣貨品課徵20%的對等關稅稅率。根據經濟部內參分析報告,
工具機、模具、塑膠製品、電子材料等4項貨品,日本是我國在美國市場主要競爭國,如今日本對等關稅為15%,加上日圓近年持續貶值,不利我國產品價格競爭力。經濟部沒有正式公布這份報告,但根據外流的最新分析,當台灣對等關稅稅率20%,對工具機產業衝擊「增強」,主要是日韓等主要競爭對手對等關稅15%,且台灣還有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問題,
關稅與匯率兩者相加,台灣工具機對美國市場將形同棄守。至於扣件、水五金、手工具、汽機車零組件、資訊硬體、電子零組件、通訊、半導體、鋼鐵、醫材、製藥、食品及生技等產業,台灣關稅稅率20%的影響則為「持平」。
經濟部分析,上述貨品中,例如鋼鋁相關,仍受美國貿易法232條款被課以50%關稅,故而影響持平;至於資訊硬體、通訊等產業,多已赴越南、墨西哥等地設廠,可彈性調配產能。
汽機車零組件方面,經濟部表示,雖日本汽車關稅降至15%,但日本AM(售後服務)零件市占率僅2%,與我國AM汽車零組件產品非競爭關係。不過,要留意日本廠商是否因此切入AM市場,形成我國汽機車零組件產業的競爭對手。
對紡織業的衝擊則是「趨緩」,由於台灣紡織業多已赴越南及東南亞設廠,越南與台灣對等關稅皆為20%,且東南亞各國關稅底定,且符合預期,客戶訂單已回流。
經濟部也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為29,相對於2024年平均匯率32,約當台幣匯率升值9.4%為假設,計算對等關稅20%對各產業產值的衝擊。
其中,工具機2024年產值近1,000億元,工具機產業出口占比7成,銷美比率約15%,對等關稅20%之下,估計對工具機產值衝擊約3.67%。
扣件去年產值1,540億元,出口占比9成5,有近一半皆銷往美國,受到232條款影響,產值估計減少9.05%。
汽機車零組件去年產值2,946億元,近8成皆為出口,半數銷往美國,依232條款自今年5月起被徵收25%關稅,估產值減少5.52%。
至於主機板、CPU、記憶體、硬碟、顯示卡、電源供應器等資訊硬體產業,去年產值9,850億元,有95%皆出口,銷美比率占6成,如今被課徵20%對等關稅,經濟部估計對產值衝擊減少14.46%,是所有產業中,產值衝擊影響程度最大的。半導體產業,去年產值5.3兆元,有近8成出口,但直接銷美比率只有4.5%,加上台灣握有全球領先技術的競爭優勢,雖然產值大,但估計對產值衝擊只有0.5%,影響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