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對台美關稅談判提出看法,表示不能將一時的談判結果當作「決定台灣前途的百年條約」。資料照,廖瑞祥攝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剛結束赴美的關稅談判行程,但對於台灣關稅稅率仍未定案,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7/16)表示,台灣可以將「8月1日」作為「另一個」關稅談判的「最後期限」,並以「10%」作為力爭的目標,他同時拆解川普的兵法,認為不能將一時的談判結果當作「決定台灣前途的百年條約」,要有耐心的陪美國玩下去。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針對較小國家的關稅通知信將於近期寄出,並補充,政府可能會為這些國家設定「略高於10%」的統一關稅,對於台灣目前面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施俊吉在臉書發文分析指出,「關稅10%」不僅是最佳待遇,甚至是川普治下的最適境界,因為10%是一個能令美國滿意、華爾街喜歡、物價安定,而且各國都夢寐以求的關稅稅率,這也是各國極力爭取的待遇,所以川普不會輕易「賞賜」這種恩惠,除非一國獻出珍寶,否則10%是可望而不可即。
施俊吉也指出8月1日是「另一個」關稅談判的「最後期限」,並分析川普的談判戰術,如果美國不給一國10%之關稅,將誘使該國屢屢回頭自願加碼再談下去。如果美國給一國10%或以上之待遇,就會藉各種理由威脅要提高關稅。在這2種戰術輪流運用下,美國豈有不贏的道理?
施俊吉也建議台灣當局,「川普治世」將反覆玩弄這套策略,最終讓美國產品毫無障礙地流通全球,讓羨慕美國貨能通行無阻的製造業都到美國設廠。如今台積電已早早同意赴美投資設廠,總金額1,650億美元,甚至台灣也願意押上農業和工業部門的利益,但是依然不夠,所以台灣必須研習川普兵法,不能將一時的談判結果當作「決定台灣前途的百年條約」,務必耐心陪美國總統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