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首季經常性薪資年增創25年新高 主計總處:薪資漲幅打敗物價

    2025-05-12 17:46 / 作者 徐筱嵐
    首季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7426元,年增3.03%、創下25年來同期新高。資料照
    主計總處今(5/12)日發布全體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統計,首季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萬7426元,年增3.03%、創下25年來同期新高,但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3450元,而年增率為0.81%,是4年以來首度轉為正成長;官員表示,觀察實質薪資和總薪資的年增率皆為正成長,意味著薪資增幅大於物價上揚。

    主計總處今日發布今年3月及首季的工業及服務業薪資統計結果,3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7525元、年增3.15%,剔除物價後,實質經常性薪資4萬3589元,年增0.81%;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7598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為5萬5123元,年增3.09%。

    而首季的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7426元、年增3.03%,累計總薪資平均數為22萬3944元、年增2.94%;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年增0.81%,累計實質總薪資是20萬5171元,同樣年增 0.73%。

    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說明,觀察實質經常性薪資的年增幅為正成長,顯示薪資增幅大於物價,尤其今年首季的實質薪資是2022年以來同期首度轉為正成長,儘管去年首季的實質薪資出現負成長,但全年成長幅度為0.58%。

    譚文玲表示,觀察第1季行業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變動情形,各行業多較前一年成長,其中營建工程業年增3.74%、製造業年增3.65%、批發及零售業年增3.57%;在累計總薪資部分,製造業因年終獎金及績效獎金發放較多,年增4.66%,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增加6.04%。

    由於今年首季的出口表現佳,製造業的動向備受關注,主要觀察指標有製造業受僱人數與加班工時,而第1季的受僱人數年減3000人,但平均加班工時為16.3小時,創下14年同期以來最高,而單就3月的的加班時數為16.9小時、年增0.9小時,是連續10個月以來正成長。

    在製造業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的首季加班工時高達25.9小時,是1980年有統計以來,46年以來的同期最高。譚文玲分析,從統計數據來看製造業和電子零組件等加班工時持續攀升,不排除受到AI及廠商的拉貨效應所致。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