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023年12月台北新車暨新能源車特展開幕。廖瑞祥攝
今年3月底,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自4月3日開始對非美國製造的進口汽車與汽車零組件加徵25%關稅,加上原先的2.5%,新關稅上路後,台灣汽車零組件輸美關稅稅率高達27.5%;對專攻美國售後維修市場(AM)的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無疑是重磅一拳。
但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董事長王正健卻說出了一個圖像;如果將傳統的車燈,加裝一台攝影機,並導入AI軟體,這個車燈就具有辨識來車能力,當對向有來車時,自動將燈光角度壓低,不照到對向來車駕駛的眼睛,就能減少炫光。
這具「智慧化的車燈」,毛利率頓時提高到30%、甚至40%。此時,台廠就有了議價能力,請進口商吸收10%關稅、自己也吸收10%,大約就可以Cover因加徵關稅而墊高的成本。再如果,當車燈也導入AI軟體,透過AI算力辨識移動障礙物,判別擋在前方的障礙物是小貓、小狗,是摩托車、還是人形立牌。如此,還需要走汽車零組件「7字頭」的關稅稅號、被課25%關稅?
導入AI的汽車零件,已搖身變成汽車電子,改走電子類關稅,躋身關稅豁免清單。傳統車燈加裝攝影機並導入AI,具辨識障礙物功能。圖為特斯拉Model Y煥新版,取自官網
王正健表示,台灣中小企業具有生產攝影機內光學鏡片的能力,但不曉得如何導入AI軟體;車輛中心備有強大資料庫,能幫助攝影機製造商導人AI,並將訓練AI的時間從6個月縮短到1個月,還會研究攝影機加裝在哪個方位最適合。「非紅」且智慧化 台廠成歐美車廠合作首選而且,歐洲及美國車商若想要尋找車燈攝影機供應商,不會找中國,因為車廠會擔心紅色供應鏈,萬一將攝影影像丟到中國網站,成為國安疑慮。
它們也不會找日本、韓國供應鏈,因為日韓車廠都是其潛在競爭對手,有洩漏商業機密風險。而東歐、東南亞、拉丁美洲也沒有這麼好的智慧化環境;王正健表示,
歐美車廠找零組件供應商只會想到台灣,台灣去年汽車電子業創造4,900億元產值,就是這樣出來的。王正健表示,傳統的汽車零組件,保險桿沒有晶片,車燈就只是燈泡點亮;但如果保險桿加裝晶片、車燈變成LED燈可以忽明忽暗、高級房車內加裝氛圍燈並導入智慧座艙控制,這些傳統的汽車零件,就搖身變成汽車電子。
如今連汽車保險桿都可以加裝攝影機了,就不要靠硬體被課徵高關稅,導入AI軟體,變成電子貨品,台灣的汽車售後維修市場,還是很有機會的。高級房車透過智慧座艙控制,傳統汽車零件搖身變為汽車電子,圖為電動車儀表板顯示電力狀況。路透社
法人釋出資料庫供業者試製 節省成本另外,汽車零組件市場,從車燈、安全帶、保險桿,上市前都要通過美國、歐洲的安全法規檢測,驗證期間至少要花半年到2年。王正健表示,這意味著想換掉台灣供應商沒那麼容易。業者正好抓緊時間提升價值,邁向智慧化來面對關稅衝擊。
為了因應關稅戰,本次也開放業者上雲端使用車輛中心軟體,以車燈設計為例,車輛中心的資料庫中有上千顆各式各樣的車燈,從雷射燈、鹵素燈、車尾燈…應有盡有,可供業者設計參考;設計好後也暫時不用開模,待確定符合各國法規後再開模。
若要生產汽車座椅,業者也能拿產品參數來模擬磨擦力、張力、拉力,不用花錢試做,先拿車輛中心已建立的數據庫進行模擬,待修改到符合歐規、美規後再生產。
王正健的說明,代表台灣汽車零組件業的優勢,面對關稅戰不再坐以待斃、被動等待關稅大刀揮下,而是具有主動應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