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爭議的威爾·劉易斯(Will Lewis)今年1月被延攬為《華盛頓郵報》發行人兼執行長。美聯社
新聞媒體的聲譽與其高層的言行密不可分。今年1月才被延攬出任《華盛頓郵報》發行人兼執行長威爾·劉易斯(Will Lewis),最近因多項爭議浮出檯面而成為媒體報導與評論的焦點。這些爭議,不僅反映媒體高層的個人誠信問題,更凸顯新聞媒體必須珍惜自身的道德高度與公信力,特別是必須嚴守政媒分際與新聞專業和獨立性。
不擇手段取得獨家劉易斯早年任職英國《每日電訊報》。他因領導調查報導團隊揭露重大新聞事件而聲譽鵲起,其扛鼎之作包括涉及金融和政治領域的揭弊調查報導。在該報工作期間,他和同事羅伯特·溫內特(Robert Winnett)合作,付費向小偷購買失竊的內部資訊,透過檯面下的秘密操作(包括電話竊聽)等方式,為了取得獨家新聞而不擇手段。
後來,他加入媒體大亨魯柏特·梅鐸(Rupert Murdoch)家族的新聞集團。他
與梅鐸家族的特殊連結,以及他在十多年前電話竊聽醜聞案中的角色,已引起外界質疑。梅鐸家族對全球新聞界的影響很大,新聞集團旗下擁有眾多媒體資源,遍及英美澳等國。
入主《華郵》用人引發爭議《華盛頓郵報》在新聞史上有著不朽的光輝歷史。這家報紙創建於1877年,以其深入的調查報導與堅定追求公共利益而馳名於世。最廣為人知的例子是1970年代初,該報兩位記者鮑勃·伍華德(Bob Woodward)和卡爾·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對水門案的調查報導,揭露尼克森政府的違法濫權行為,最終導致尼克森總統辭職。此一事件不僅鞏固了《華盛頓郵報》在揭露真相和維護正義的形象,也建立了它在美國新聞業的領導地位。
《華盛頓郵報》曾因報導水門案而聞名。美聯社
然而,日前劉易斯發布人事令,確定將聘請溫內特擔任《華盛頓郵報》編輯,已引起報社內部惶惶不安。劉易斯和溫內特過去在英國新聞界的不當行為陸續被揭露報導出來,也讓這家有著光榮傳統的媒體蒙上陰影。目前,已有多家媒體包括《衛報》、《紐約時報》、美國公共電台和CNN的報導揭露,當年劉易斯與溫內特串通合作,諸多不當行為包括利用內部資訊,以不擇手段的秘密方式來取得獨家新聞。
這些操作包括未經授權地竊取私人訊息,甚至使用非法手段蒐集證據。這些不當行為被揭露後,已在《華盛頓郵報》內部引發廣泛爭議和不滿,尤其是該報向來標榜透明和誠信的新聞專業準則。
獲貝佐斯力挺令人不解劉易斯也被指控在新聞報導中混淆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特別是他在英國前首相鮑里斯·強森(Boris Johnson)的「派對門」事件中的角色,在內幕曝光後廣受質疑。根據《衛報》的
報導,他曾建議強森「清理」手機儲存的紀錄資料,以免引爆到更大的政治風波。這一不當行為被批評為企圖干預司法調查,也讓劉易斯被期待的公正角色遭到嚴肅的質疑 。
這些行為不僅損害了劉易斯的個人聲譽,也波及《華盛頓郵報》的公正形象,因為作為民主社會的「第四權」的新聞媒體,其首要任務應是報導真相,而非成為個人或政治勢力進行牟利或權力交換的工具。
在此一爭議過程中,2013年起成為該報老闆的超級富豪貝佐斯(Jeff Bezos)的角色頗令人好奇,畢竟面對員工與外界議論不休的情勢下,至今他都還表達對劉易斯的支持。然而,這種高層支持也可能讓外界對該報的獨立性產生懷疑,特別是在涉及重大新聞事件的時候。
台媒應該以此為鑑媒體應當致力於揭露真相和監督政府,而非被權力所操控。劉易斯的不當爭議行為見諸報端,也等於是對所有的優質媒體提出警示:當媒體高層混淆政媒分際,未與政治權力保持適當距離,甚至過度熱衷於追求個人權力與私利時,新聞媒體的公信力將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害。
劉易斯事件已在全球新聞界引起廣泛的討論。許多人擔心,這些爭議可能會進一步損及公眾對媒體的信任。身為新聞傳播學者,我很願意在此呼籲台灣媒體應該以此為鑑,必須保持更多的透明度和問責性,確保新聞與評論能夠忠於事實,從而能夠真正為公共利益服務。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