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董監事提名作業延宕,文化部指出,許多專業人士因不想被羞辱婉拒。資料照,民眾提供
公視董監事審查委員蕭旭岑、學者羅世宏質疑,公視新任董監事提名作業延宕超過10個月,痛批政府擺爛;文化部則坦承,公視董事會名單過去審查時,在野立委頻繁杯葛,造成很多專業人士因「不想被羞辱」婉拒,也使得公視董監事提名作業在徵詢階段就困難重重。
中正大學教授羅世宏14日在臉書貼文指出,本屆公視董事會已於5月31日任期屆滿。依法行政院(文化部)應於六個月前,也就是去(2024)年底,開始進行新一屆董事會董監事提名作業。現在,已經是2025年10月了,質疑行政院裝死、文化部無聲無息,是把《公共電視法》當成擺設嗎?
羅世宏呼籲,公視董監事會應考慮發出公開聲明,要求行政院與立法院儘速負起責任,依法啟動新一屆公視董事會提名與審查作業,否則將於年底前或最遲明年三月底前總辭;屆時若公視無董事會治理,其責任由行政院和立法院自負。
對此文化部坦言,過去經驗確實造成許多專業人士拒絕擔任,並表達「不願意因為選任被羞辱」的心情,因此徵詢過程並不順利。
文化部表示,將持續努力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同意候選,並懇切期盼審查委員及社會各界能對公共媒體有更多支持及理解。
《公視法》規定,公視董事會由董事11人至15人、監察人3至5人組成,候選人提交後需由各黨派依比例推舉的審查委員會,經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後才可聘任。由於目前立法院藍白人數過半,因此兩黨不認可的董監事候選人很有可能被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