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邀請13國媒體組成「2025政經記者團II」訪問台灣,國際媒體記者日前拜會外交部長林佳龍。取自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Washington Examiner)
由美、日、歐盟,以及波蘭、土耳其、奈及利亞等13國16位媒體代表組成的「2025政經記者團II」,於9月7日至13日訪台,聚焦瞭解台灣的政經現況、民主發展與國際參與。對於國際政經記者團發出13篇深度報導,聚焦台灣發展成就,進一步加深國際社會對台灣「可信賴合作夥伴」角色的認識。林佳龍日前與記者團茶敘時指出,台灣將借鏡烏克蘭人民抵抗侵略的精神,堅定捍衛主權並持續協助烏克蘭重建;同時在面對中國壓力下,仍將務實拓展我國的國際參與。
波蘭《選舉日報》(Wyborcza)記者受邀參加「2025政經記者團II」,日前刊出深度報導引述外交部長林佳龍談話,強調台灣將借鏡烏克蘭人民抵抗侵略的精神,堅定捍衛主權並持續協助烏克蘭重建。截自
外交部再度邀請國際媒體組成「2025政經記者團II」,由美、日、歐盟,以及波蘭、土耳其、奈及利亞等13國16位媒體代表組成於9月7日至13日訪問台灣,行程包括拜會外交部長林佳龍、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並走訪台灣多所智庫與科研機構,深度了解台灣民主運作、社會脈動與科技發展成果。
外交部指出,截至目前,記者團已發表13篇深度報導,刊登在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波蘭《選舉日報》、日本《讀賣新聞》、韓國《中央日報》、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土耳其《每日晨報》及史瓦帝尼《史國時報》等亞非歐美主流媒體,內容多聚焦台灣在外交、安全與經濟上的努力。後續仍有報導預期刊出,將進一步加深國際社會對台灣「可信賴合作夥伴」角色的認識。
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記者受邀參加外交部「2025政經記者團II」,日前發出關於台灣深度報導,並專訪外交部長林佳龍等人。截自Washington Examiner
外交部長林佳龍在與「2025政經記者團II」的國際媒體記者們茶敘時指出,台灣外交的首要目標是確保國家生存與持續發展,不僅涉及主權與安全,更關乎如何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茶敘適逢俄羅斯無人機侵入波蘭領空,波蘭《選舉日報》及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皆引述林部長談話,強調台灣將借鏡烏克蘭人民抵抗侵略的精神,堅定捍衛主權並持續協助烏克蘭重建;同時在面對中國壓力下,仍將務實拓展我國的國際參與。
林佳龍並指出,台灣積極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與理念相近國家深化合作。土耳其《每日晨報》評述,台灣在維持現狀、不與北京直接衝突的同時,仍持續爭取在「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國際組織中發揮貢獻,展現「為國際作貢獻」的精神。
此外,林佳龍強調,台灣在半導體與AI領域具不可取代的優勢,並積極推動「可信任科技」及數據應用,以確保供應鏈安全,並與美、日、歐盟及亞洲夥伴建立合作平台,成為全球核心鏈結。史瓦帝尼《史國時報》也引述林部長談話,指出AI的發展需要可信賴的供應鏈,而台灣的效率與競爭力已奠定其優勢。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則表示,面對中國文攻武嚇,台灣持續強化自我防衛並爭取國際支持,並強調維持台海現狀符合各國利益。《史國時報》引述吳政務次長談話指出,台灣的未來不僅關乎自身,更是全球民主韌性的考驗。韓國《中央日報》與義大利《日報》進一步分析,台灣如何憑藉科技、經濟優勢及務實政策,維護國際地位與民主價值。
外交部說明,整體而言,本次「2025政經記者團II」相關報導凸顯台灣在安全、國際參與與產業實力上的努力,展現台灣的和平與自主與全球繁榮緊密相連。外交部將持續深化與國際媒體交流,鞏固台灣「負責任民主夥伴」的定位,並拓展國際空間、提升全球能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