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駐日本大使葛拉斯(左)8月6日出席廣島原爆80週年追悼儀式,我駐日代表李逸洋(背對鏡頭灰白髮者)上前打招呼致意。路透社
日本長崎市今(8/9)舉行原子彈轟炸80週年和平祈念儀式,駐日代表李逸洋率團代表台灣出席,向原爆罹難者致上最深切的哀悼。然而,我方代表團被安排在「國際非政府組織區」座位,李逸洋直言,主辦方長崎市的安排有其原因,但中國才是背後打壓的真正推手。為向國際社會展現台灣追求和平、人權和自由的信念,他仍決定出席,並重申台灣是活躍於國際舞台的主權國家,絕非「國際非政府組織」。
台灣代表團由李逸洋與駐福岡辦事處長陳銘俊等人組成,台灣8月6日首次參加廣島原爆紀念儀式中,台灣代表團座位安排在使節區,與美國大使僅隔數席。此次參加長崎的祈念儀式,李逸洋今透過駐日代表處發布新聞稿指出,起初台灣並未列入參與名單,但在多方溝通及輿論支持下,長崎市長鈴木史朗最終同意邀請,惟在座位安排上仍將台灣列入NGO區,與廣島紀念儀式時安排在使節區形成對比。
李逸洋表示,台灣長年積極爭取參與國際和平活動,這不只是外交努力,更是基於「和平是台灣最高目標」的核心信念,因此即便遭遇不當安排,仍必須出席,並向全世界傳達台灣的立場與誠意。
對於矮化安排,李逸洋直指中國長期打壓,並批評北京持續擴張核武軍備,根據瑞典智庫「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25全球核力量年鑑》,中國是近年核武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其作為與廣島、長崎歷經浩劫後倡議的「無核武世界」背道而馳。
李逸洋強調,中國長期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錯誤論述將台灣排除在國際體系之外,聲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主張可代表台灣參與國際事務。他嚴正指出,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中華民國自1911年成立以來,中國從未統治過台灣,北京根本無權代表台灣。
作為全球第22大經濟體,台灣在人口規模遠小於多數主要經濟體的情況下,在高科技、民主治理與醫療衛生等領域均具領先優勢。李逸洋強調,這凸顯出台灣的競爭力與不可取代性,國際外交新趨勢也逐漸轉向「民主供應鏈對抗紅色供應鏈」,台灣正是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重要環節。
包括美國、日本在內的七大工業國集團(G7)已多次在國際聲明中明確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與相關事務,台灣將持續與理念相近夥伴合作,對抗威權主義擴張,維護台海與印太地區和平與穩定。
長崎市於上午10時40分舉行紀念儀式,並於11時02分,全體出席者默哀悼念原爆罹難者。根據官方統計,長崎原爆累計死亡人數達201,942人,僅去年新增3167位受難者名列死亡者名冊。此次儀式邀請全球157個國家與地區,最終有95個代表出席,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與伊朗等立場對立國家。
長崎市今年向157個國家與地區發出邀請,最終有95個派員出席,包括以色列、巴勒斯坦、伊朗等立場對立的國家。去年仍有代表出席的中國,今年卻突然缺席,長崎市僅回應「個別理由,無可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