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分析/要解國會僵局!執政黨該彎下腰了 在野也別誤判民意

    2025-07-26 20:31 / 作者 蘇聖怡
    大罷免結果出爐,國會維持現狀,僵局仍難解。資料照片,廖瑞祥攝
    726史無前例的大罷免結果出爐!與外界預期不同,大罷免罷失敗下,這24位國民黨立委從此就有了無敵星星,而這個結果勢必影響8月23日另外七席的立委罷免投票,可以預判國會席次將維持現狀,現有的僵局恐怕也難解,若執政黨沒有釋出更多和解善意、在野黨仍維持強勢態度,國會可能將一事無成,不斷巡迴到屆滿,非國家社會之福。



    這場耗時一年,全台數百萬人參與的大罷免活動,最終以大失敗告終,這場以公民意志而起的運動,選舉的結果,當然是民意的展現,但藍白在國會造成的亂象,仍是存在的事實,以碾壓方式壓制對手,導致國會修法沒有程序正義、沒有討論的狀況依舊會發生。

    立院仍對立 罷免路更遙

    回到這場公民運動的緣起,這一屆國會,從去年上路後,爭議法案接踵而來,國民黨及民眾黨聯手強推違憲職權法案,接著更是癱瘓憲法法庭,到現在因大法官人事案仍無法順利通過,無法進入法庭評議程序。

    藍白更以報復性刪減國家預算、阻擋重要國安法案,預算不是不能刪除,法案不是不能修改討論,但這些過程中被忽視的「討論」、被刻意阻擋的「反對聲音」,就是推動這場大罷免運動的催化劑。

    當然,民意最後用選票做出了選擇,可以想見的,因大罷免而暫歇的爭議法案,在這次大罷免過後,預料都將捲土重來,首當其衝的,包括《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1修法,藍營擬提高罷免門檻,若順利通過,未來罷免同意票數將大於得票數,在罷免案投票率難大於大選投票率下,罷免不適任立委將難如登天。

    更讓外界擔憂的是,如果這次罷免結果,被視為「抗中保台」路線的否定、選民拒絕罷免親中立委,未來國會中的立法與修法,是否會更向中國傾斜,國安相關法案勢必更難通過,台灣要怎麼展現自我捍衛的決心?

    國會三黨團都喊話 有沒有進一步對話空間?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在新竹黨部深深一鞠躬,坦承失敗、尊重選舉結果,但面對媒體詢問接下來的立院攻防,柯建銘強調「捍衛民主的決心不會改變。」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在罷免結果後記者會中的一席話,值得深思,她強調,期待善意溝通對話合作,在符合國家利益、恪遵憲法原則下,永遠會敞開雙臂,「橄欖枝一直遞」,要在立院種下橄欖樹。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喊話賴清德,應該開誠布公、沒有私心地坐下來與在野對話。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也說,「願意敞開雙臂,與朝野各政黨攜手合作,推動福國利民的政策,實踐對人民的承諾。」

    

國會結構未變、僵局恐難更難打開的這個時刻,在大罷免後的社會修復過程中,如果三黨都願意釋出善意,執政黨應該好好思考,不要再一意孤行強行對抗,怎麼能夠彎下腰與在野實質對話。

    國民黨也不要誤判民意,以為這次的選舉結果,就是主流民意的大力支持,這些社會力的凝聚力量仍不可小覷,如果國會仍是不溝通、不給表述意見、沒有程序正義的鴨霸修法,2028仍有一次民意的洗禮,屆時是否還是這樣的結果,仍未可知。
    蘇聖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