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團體於凱道舉辦「0724迎向成功凱道晚會」,楊双子夫婦。廖瑞祥攝
首波大罷免投票726登場,罷團今晚(24日)盛大舉辦「迎向成功,凱道晚會」。作家楊双子呼籲,即使我們是少數人,即使絕大多數的人冷漠,至今無法理解,可是不要放棄,因為歷史是我們推動的。」
公民團體於凱道舉辦「0724迎向成功凱道晚會」,民眾熱情參與。廖瑞祥攝
楊双子致詞表示,她今年發起台灣文學作家連署聲明,有1043人共同署名支持罷免運動,這是台灣文學發展史上重要時刻,這是文學作家第一次大規模政治出櫃,過去半世紀以來,文學作家意識到文學具有顛覆政治的能力,文學作家考慮安全不會隨便政治出確,但2025年大家站出來,是因為大家意識到文學作家再也不能置外於政治現實、社會現實。
公民團體於凱道舉辦「0724迎向成功凱道晚會」,民眾熱情參與。廖瑞祥攝
楊双子指出,自己是寫小說的,是非常關注歷史的歷史小說家,台灣民主自由推動,一直以來都是少部分人,可能是全體社會人數一成到兩成,因此有時在街頭或表態時感受到身邊人到為何如此冷漠,但這是難以避免的,所有歷史發展以來,都有八到九成人渾然未覺,不知道現在必須是站出來的時刻。
公民團體於凱道舉辦「0724迎向成功凱道晚會」。廖瑞祥攝
楊双子說,願意行動的少數人,願意付諸行動,願意政治表態、並肩作戰的我們,「歷史是我們推動的」,即使少數的人在街頭非常辛苦,偶爾沮喪或徒勞無功,希望台灣維持自由民主狀況,對方卻認為是來搗亂生活,因而攻擊我們,「即使我們是少數人,即使絕大多數的人冷漠,至今無法理解,可是不要放棄,因為歷史是我們推動的。」
公民團體於凱道舉辦「0724迎向成功凱道晚會」。廖瑞祥攝
楊双子表示,剩下不到兩天,還能做什麼,現在所做這一切,要相信一切都會有意義,不一定能這當下、今年或五年就有結果,就好像318到現在,大罷免為何會誕生,做這些永遠不會白費,如果有八到九成人不願意行動,但沒有關係,「我們願意持續行動就可以了。」楊双子的妻子也帶領民眾高呼「大罷免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