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民主之盾(EUDS)特別委員會」訪台召開記者會。李佳穎攝
歐洲議會「歐洲民主之盾(EUDS)特別委員會」近期組團訪台,訪台期間,恰好遇上大罷免投票前的黃金週,主席蘿瓦素(Nathalie Loiseau)表示,她從新聞上留意到相關報導,人們自由公開討論國內政治是民主蓬勃發展的跡象,但她也提醒,如同歐盟過去的經驗,外部勢力經常利用國內分歧操弄對立情緒,使人們遭受資訊戰攻擊。
歐洲議會去(2024)年進行選舉,這屆新成立的「歐洲民主之盾(EUDS)特別委員會」近期組團訪台,這也是歐洲議會的代表團在改選後首次正式組團來台,意義重大。訪團結束在台行程今(7/23)日特別召開記者會。
由於訪團在台期間,適逢遇上大罷免投票前的黃金週,媒體詢問對於大罷免以及未來台灣國會生態的觀察,蘿瓦素首先表示,他不會對台灣的國內政治發表外部評論,因為EUDS的目標正是抵抗外國勢力對於民主制度的干預,對於憲法所保障的政治程序,她並沒有特別意見。
《太報》記者詢問在台期間是否有機會從旁觀察不同政黨與公民團體的罷免行動,蘿瓦素再次澄清,訪團並不是為了觀察罷免行動而來,但的確從電視上看到相關報導,她認為當人們能自由、公開地討論國內政治時,正是一個民主蓬勃發展的跡象。
《太報》另外詢問,罷免行動期間,網路上流傳大量的資訊操弄與錯假消息,如何借鏡歐盟經驗。蘿瓦素對此表示,台灣每日遭受不只是罷免議題的資訊戰攻擊,歐盟也有同樣遭遇,有時內部分歧與對立情緒遭外部勢力「加油添醋」,推向極端,使資訊戰加劇。
蘿瓦素強調,言論自由屬於「人類」,不屬於機器人、演算法或假帳號,不希望民眾誤認為某些經過人為操弄的觀點受到廣泛支持,歐洲議會正推動《數位服務法》(Digital Services Act,DSA),這部法案不是針對「內容」開刀,而是「行為」,如果某種行為是明顯有組織、惡意的操弄,那麼平台就有責任採取行動,「在線下違法的事情,在線上也同樣違法。」
話鋒一轉,蘿瓦素表示,在落實法規範時,歐盟面臨科技巨頭以及美國川普政府的壓力,而她也提到這次訪台也與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進行非正式會面,她也留意Meta對於台灣端事實查核工作的支持。
蘿瓦素表示,了解美國的立場非常重要,她理解美國支持台灣的公民社會發展,但她也提醒,一旦美方在某些領域表現退卻,使某個地方出現權力真空,就一定會有人來填補這個空缺,「而來者不一定是我們的朋友或盟友」,所以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