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隨機找路人提出這問題,他們通常都一口咬定——爬山就該穿「登山鞋」啊!
但等一下,請問「登山鞋」這個名詞,是誰發明的?英文裡面有哪一種鞋子叫做「登山鞋」?
事實上,「登山鞋」根本是個台灣特有概念。很多台灣人一定要看到鞋筒有包覆到腳踝,有綁鞋帶,才認定那是一雙「登山鞋」。
登山專業人士都穿台灣人以為的「登山鞋」嗎?不對喔,攀岩有岩鞋,溯溪有溯溪鞋,這些情況你都很難看到台灣人所謂的「登山鞋」。你說地形這些太特殊?那我們回頭看台灣山上的情況,有很多負重的協作愛穿慢跑鞋,有很多職業嚮導愛穿雨鞋,而真正在山上行動最快的那些人,愛穿越野跑鞋。難道是這些人都不夠專業,所以不知道登山要穿「登山鞋」?
厲害的登山高手都最常穿「登山鞋」嗎?你真的去問這些人,他們恐怕都會先愣在那裏,然後很不好意思地說,唉呦,我有十幾雙鞋子啊!
蝦密,這些是人形蜈蚣嗎,一次穿十幾雙鞋?
唉不是啦,不同的活動,不同的地形需求,就有不同的裝備。而每個人的運動能力不同,他能駕馭的鞋子也就不一樣。
台灣人所鍾愛的,鞋筒包覆到腳踝,有綁鞋帶的「登山鞋」,它的好處是提供了腳踝的保護。但這保護是有代價的——它同時限制了踝關節的活動度。
可是要在自然環境多變的地形中,靈活地移動,我們需要踝關節的活動度不受限制,這也就是為什麼越野跑鞋不束縛踝關節的原因。
越野跑者難道不怕腳踝受傷嗎?教練是這麼說的,第一,腳踝相關的肌肉可以練,只是不好練。第二,腳踝很弱卻不願意練,扭傷又很嚴重要休養很久的,那就不要玩越野跑就好了。
以這個角度來看登山該穿什麼鞋,答案就很簡單了。如果您的腳踝相關肌肉很弱,卻不願意練,扭傷又會很嚴重,要休養很久,那就去買有包覆腳踝的,台灣人所謂的「登山鞋」吧,只是您得接受踝關節失去活動度的代價。
如果您的腳踝強度還好,不是特別擔心扭傷,但很討厭洗鞋子,那麼雨鞋會是個不錯的考慮。穿雨鞋時如果想要加強腳踝保護,可以選用護踝,它還可以順便固定腳掌的位置,改善因為沒有鞋帶,下坡時腳趾可能會擠壓頂到的問題。
而如果您希望保有最好的腳踝活動度,那麼越野跑鞋就更輕更靈活也更舒服呀。
以上這幾種鞋子都是鞋底顆粒大而溝紋深的,在原始的不平整自然路面,這類鞋底能提供較強的抓地力。
但大多數慢跑鞋和拖鞋的鞋底設計就不同,它們是顆粒小而溝紋淺的,這類鞋底主要適用的地形,是平整的鋪面,像是柏油、水泥與磁磚等等,在自然的山徑上,其抓地力表現稍差。
但選鞋不只要看鞋底的顆粒與溝紋,鞋底的材質特性,也會影響抓地力。而鞋子的緩衝能力,對腳背的包覆穩定,透氣或防水等等,又是另外好幾層不同的考慮。 但就像腳踝的保護與活動度選擇因人因地而異,到底需要多好的抓地力,也是因人因地而異的。能把重心位置控制得很準確,動作靈活而平衡能力好的人,穿便宜到不行的藍白拖,也可能走得比穿了昂貴名牌「登山鞋」的人還更穩。
爬山該穿什麼鞋子?這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能力夠,可以駕馭,走得穩,要穿雨鞋或越野跑鞋甚至慢跑鞋都沒有錯,沒什麼好批評的。我們最多只能說台灣人所謂的「登山鞋」,對於絕大多數的新手,都是最「安全」的一個選項。
最後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用金錢來衡量能力,並不是穿了名牌「登山鞋」就會走得穩,穿便宜慢跑鞋爬山的,也不一定是新手。尤其不要小看打赤腳爬山的人,其實那才是最困難的。但穿高跟鞋去爬山,那個鞋底,那個完全不符合人體工學的架構,就算好看,確實就是自討苦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