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一算,我使用Instagram大概數年,雖然偶爾會上傳一些照片,但主要是用來追蹤其他帳號「增廣見聞」。但在這特別的疫情年,我觀察到一個不尋常的變化:平時拍攝背景多半是咖啡廳、攝影棚、各處打卡熱點的網紅,不少人也開始登山了。
臺灣山岳的地形垂直落差巨大,登山健行活動對體能的考驗著實可觀──換言之,要費力一步步爬升之餘還要保持儀態,是相當棘手的事情。滿身是汗、氣喘如牛就是狼狽萬狀,一陣強風颳來就披頭散髮,更別說假日在合歡北峰這類熱門地點拍照,等個半小時都不奇怪。
但這對於有心人來說,並非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我們能在IG上看到形形色色的登頂照,照中天氣晴朗無比、人物弄姿燦笑、衣著講究乾淨,總是給人一股輕鬆寫意的印象。
不少登山者會在Instagram貼上打卡美照,形塑出悠閒愜意的印象。
事實上,照片中的山頂和景點,只構成整趟行程中的極小部分。幾張漂亮的照片,又怎麼可能喚起大家的安全意識呢?IG這個平台的性格,就是讓人以飛快的速度瀏覽大量照片,所以極少有人願意說明箇中細節。
偏偏魔鬼就藏在細節中:規劃階段的體能評估、行程計畫、裝備清單、路線預習、天氣預報,乃至途中的危險地形、陡峭爬升、獸徑岔路、倒木過溪,就不可能現於追求吸睛程度的社交媒體。
然而,出發前的準備和行程中的判斷,正是決定我們是否能平安返家的關鍵。
或者我們先不談IG,現代網路使用者普遍缺乏耐性,決定內容是否值得細看的判斷時間不過寥寥數秒。任何其他平台上也都有著同樣的問題,甚至連紙媒都難逃這股趨勢。
假如自己看了也想去,可要當心了!照片中微笑的主角,他在準備上投入了多少功夫?又會不會是交錢跟著商業隊伍,或神隊友carry方能完成行程?山遠遠不是一直走就能到這麼簡單的事,準備不周的代價小則勞師動眾救出,大則屍體吊掛下山,不可不慎。
許多人對山的想像,就是人在巔峰所見的藍天、雲海、群山大景,雖說確實是最吸人的一點,但那只是一個登山的片面罷了。我們的眼睛就如鏡頭一般,只會對準美麗的事物,不會在醜陋的事物上駐足太久。
舉例來說,當一位新手懷抱著美好憧憬上山,他肯定不曉得廁所有多恐怖。
人處下風處,惡臭遠遠地飄來不提,接近還得忍受嗡嗡飛舞的蒼蠅,如廁時更要有意識地將目光上移,避免目睹難以言喻的坑底物。不少人被薰怕了,便轉往營地邊緣僻靜之處野放,卻留下無數被稱為「小白花」的衛生紙,也不懂得以貓鏟挖坑掩埋糞便,宛如另類地雷區。
新手初登山時,會帶有許多憧憬,但可能沒辦法想像山上的廁所有多恐怖。圖為南湖圈谷廁所。(圖片來源/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新手不會知道山屋內有多難入眠,尤其是周末連假時期的熱門路線。由於國人普遍缺乏登山禮儀教育,部分領隊或嚮導的教養和約束力也不足,大部分民眾對於自己的行為毫無自覺,更不知如何避免打擾到他人。比如說在床板上煮食、整理背包時不停發出噪音、頭燈四射照得人眼花撩亂、不顧他人酣睡大聲交談,或是凌晨時分能吵醒整座山屋的「起床號」。
新手不會知道那些近距離遊走的野生動物,是因為習慣了人類的食物才改變習性,看不出這是悲哀的生態影響。如果身旁有人主動餵食,就可能有樣學樣,認為沒什麼大不了。同理可證,果皮、衛生紙、廚餘是不是因為屬於有機物,就可以隨意亂丟?
以上範例只是冰山一角。人為產生的諸多問題,除了提醒周圍的人發揮自律精神之外,還需要督促政府改進硬體設施、政令法規和教育宣導措施,讓所有入山的人都能瞭解安全、環境、社會三大責任。
週末的山屋經常都是睡滿。圖為筆者2017年入住369山莊的景象。(圖片來源/城市山人 Mountain Urbanite)
我不喜歡強調山很危險,是因為透過循序漸進的準備,登山健行理應是相當安全的活動。今年大部分的山難,追根究柢就是不知山而冒進,才會屢屢登上媒體版位。
另一方面,安全固然是第一優先,但也不能就此忽略一位登山者應負的環境責任和社會責任。環境責任是「無痕山林」守則,社會責任則是「不造成他人困擾的同理心」,這些都需要在新手階段時建立完成,不然日後只怕積重難返。要如何在教育宣導層面上做得更好,是當下最需要思考討論的議題之一。
登山是件美好的事,但除了光鮮亮麗的登頂照,我們也應該同等的重視並守護過程中的美好。一趟山旅起於登山口而止於登山口,不是幾張照片就能道盡的故事,請永遠記得:做好準備再上吧!
(本文為合作專欄,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更多太報報導
山中不能說的秘密:協作和管理單位的地下關係
一日白姑大山的慘痛經驗:用兩項關鍵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