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長輩打疫苗心驚驚?陳其邁2張圖揭為何高齡者應優先施打:致死率與年輕人比差245倍

    2021-06-21 14:11 / 作者 張佩雯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疑似接種疫苗後死亡事件截至6月20日共67例,其中9例經司法相驗解剖,初步研判死因大多與心血管、慢性病有關,不過,許多長輩擔心接種不良事件,近日出現了疫苗緩打潮。



    對此,高雄市長陳其邁6月20日晚間在臉書發文,舉出世界衛生組織(WHO)、衛福部數據資料,解釋高雄市的疫苗施打策略,呼籲長者仍應儘速施打疫苗。




    圖片
    圖一:WHO針對年齡別、重症率、致死率比較圖表。(圖片來源/陳其邁臉書)




    國內80歲以上有43%的人會是「重症」、致死率26%



    陳其邁從流行病學的角度說明,他先以一張WHO針對年齡別、重症率、致死率相比較的圖表解釋(圖一):「65歲以上染疫的人數佔整體染疫人數20%,其中死亡率佔整體染疫人數83.48%,跟15-24歲分別為11.7%和0.21%,兩個族群相比,致死率相差245倍。」



    陳其邁接著從衛福部疾管署的統計數據分析(圖二),今年4月20日至6月13日的年齡別、重症率、致死率,其中80歲以上有43%的人會是「重症」,而致死率是26%,他強調:「也就是說10個80歲以上的人,得到COVID-19平均會有4個人重症住院,而染病的人其中每10個人會有2.6個人有生命危險。」



     




    圖片
    圖二:衛福部疾管署重症、死亡人數統計分析(圖片來源/陳其邁臉書)




    陳其邁:年齡層越高、重症風險越高、住院後的致死率越高



    陳其邁並舉出疫苗專家、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所分享的美國疫苗施打經驗:「目前美國有52.71%的人口至少施打過一劑,自疫苗開打以來,美國住院人數在各年齡層中皆明顯下降,尤其65歲以上個案最明顯(65歲以上疫苗注射率:84.7%)。」除此之外,80歲以上死亡率顯著下降,其次為65-79歲人群,特別提醒真的要施打疫苗,對我們才能形成比較好保護力。



    陳其邁表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根據相關風險評估,決定從高齡長者,按年齡依序施打疫苗。因為,就重症或死亡風險而言,年齡層越高、重症風險越高、住院後的致死率越高。」



    他強調:「疫苗接種對於防疫來講是最有效工具。尤其面對COVID-19病毒,時常有潛伏期長、無症狀的情形,非常狡猾。符合施打對象者,要把疫苗打好打滿,以建立群體免疫。」



    施打疫苗常見的3大Q&A



    同時,陳其邁也分享鍾飲文院長分析施打疫苗常見的3大Q&A,為民眾解惑:



    Q1:老人打疫苗很危險嗎?



    A1:疫苗對老年、高齡長者,保護力非常重要。



    接種之後我們還是要注意,要觀察15-30分鐘,主要是接種完很怕有嚴重過敏反應,有時候開始皮膚會有疹子、紅腫出現,嘴巴眼皮腫,聲帶水腫,會有呼吸困難、有休克現象,這些比率其實非常低。



    Q2:我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洗腎)、中風、心臟疾病、肺部疾病、肝臟疾病、神經疾病、免疫不全疾病、肥胖、吸菸、貧血等,可以打疫苗嗎?



    A2:其實這幾個都不是疫苗的禁忌症,只要控制非常穩定。尤其是男性年紀超過65歲,住在安養長照,或者是有一些高危險群的病人,其實反而建議要去施打,當然我們要非常注意,是不是有副作用的產生。



    Q3:疫苗接種後要注意什麼?



    A3:第一天要注意加壓止血不要揉打,之後留觀15分鐘到30分鐘非常重要,回家之後要定時的量體溫記錄、多喝開水。



    一般都會建議,一天要喝2,000CC左右的水並多休息,還有均衡的飲食。第二、三天,同樣要持續量體溫、多喝水、多休息,均衡飲食,如果不舒服時,稍微有一點燒,可以吃一些普拿疼,如果有不適的症狀未改善,就要儘速就醫。接種的地方,有時局部紅腫、熱痛,可以適當的冰敷,每次5分鐘,一天3到4次。




    張佩雯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