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研究可能造成海邊戲水意外的海岸裂流(離岸流),透過衛星影像及岸邊攝影,提出全台灣可能有超過30處知名海域為熱區,建議可設置即時警報系統避免意外。
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董東璟今天接受媒體聯訪表示,裂流是與海岸呈垂直朝外海方向流去的水流,主要是波浪破碎能量與海底地形引發,出現時間不固定,一般在岸邊用目測很難發現,通常只有發現自己被海流帶離岸邊愈來愈遠,才知道遇上裂流。
董東璟表示,以現今科技,可透過衛星影像及在岸邊高處架設攝影機等方式,經由人工智慧判別輔助發現裂流出現,衛星可能每天只能拍到1次,限制比較多,而攝影機除了晚上拍不到,白天的掌握度已經愈來愈高,可以用來協助建置預警系統。
董東璟指出,在中央氣象局的支持下,成大近海水文中心針對台灣民眾較熟知的海域進行監測,發現其中有超過30處裂流出現熱區,如北部的白沙灣,南部的漁光島、西子灣、墾丁等海域都名列其中。
董東璟說,一般曾因裂流造成意外的海域,都會有主管機關設置的告示牌,民眾不可輕忽,要是真的不幸在戲水過程中碰上,可以參考救命7字訣「揮手漂流游側邊」,也就是設法揮手求救,不要勉強對抗水流,暫時漂流保持體力,等感覺水流減弱時,再設法往側邊游出,才有機會隨海浪游回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