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成為全球第一個停止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計畫的國家,稱病毒現在已受控制。鄰近的韓國也有逐漸解禁策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4月29日)說,要達到解封就是「群體免疫」的概念,包含施打疫苗者、感染過的人,就能築成圍堵疫情的牆,但這一切都是漸進式的進行,不會一下就跳到下一步。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疫苗接種率不斷提高,各國也逐步放寬防疫限制,希望能早日回歸過往的正常生活。歐盟宣布,目前已逐漸走出緊急狀態,無需再大規模通報疫情;丹麥甚至不再力推疫苗接種;而位在亞洲的南韓也將從5月2日起解除戶外口罩禁令。
陳時中認為,以Omicron變異株大部分為輕症患者來看,最後要到疫情解封就是群體免疫概念,包含施打疫苗情況及感染者的人數,兩者相加,足以築成對病毒防禦力夠的牆,也就是所謂的群體免疫。
陳時中表示,Omicron的情況已經沒有所謂的清零概念,如何讓疫情緩和,就是漸次的加強疫苗施打,及部分有輕症染疫的狀況,如丹麥染疫率是高達52%。台灣也會漸漸這樣做,但不會一下子就跳到下一步,而是要根據防疫物資量能,以及時機點,兩者如何承接最洽當,還有討論空間。
另外,面對外界呼籲「快篩陽性等於確診」,陳時中重申,台灣目前仍需要被隔離、有人身自由的限制,如果用只有90%準確度的工具(快篩),恐出現偽陽性者的自由被限制,有法律層面問題。
又有專家認為,既然不贊成「快篩陽性=確診」,也可以呼籲民眾在快篩陽性後,無須再做PCR確認,直接進行自主防疫5天,就不會有限縮人身自由的疑慮。對此,陳時中說,自主隔離方式相對法律問題較小,但以台灣目前狀況而言,要完全走到確診者自主居家隔離,「這一步,恐怕跳得有點太快。」
陳時中提到,確診後有些人需要用藥,快篩自主沒有一個確診情況,也沒有診斷,給藥會形成困難,況且台灣PCR量足夠。其舉韓國為例,韓國直到疫情進入一高峰點後宣布不再做PCR,是因為韓國PCR量不足,只好以快篩做檢驗標準,但可能會占滿醫院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