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之父」洪騰勝一手推動中華職棒成立,在他高齡81歲,中職也即將邁向而立之年時,他要再為台灣棒球做一件事,那就是推廣安全性高但規則與硬式棒球相同的軟式棒球,盼讓更多人參與、了解棒球,當棒球真正走進台灣人的生活時,才算是台灣的國球。
職棒之父洪騰勝(中)開辦大專軟式棒球聯賽。
洪騰勝的這個理想,從開辦大專軟式棒球聯賽開始,他從去年暑假開始規劃,親自拜訪30所大專院校的高層以爭取支持,並贈送各校軟棒球具,安排教練指導,舉辦裁判、記錄、轉播等賽事人員的培訓等等,從各方面協助各校成立軟式棒球隊,同時鼓勵學生投入賽事運作,獲各校熱烈響應,最後有68校、115支球隊報名參賽。
經過近1年籌備,第一屆全國大專院校軟式棒球聯賽將於4月4日分區開打,皆在職棒等級場地舉行,場場有網路實況轉播,7月1日舉行冠軍賽,除優勝隊伍可獲獎學金外,績優精神佳的隊伍還有機會赴日,與日本大專軟式棒球聯盟進行交流比賽。
這項賽事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鼓勵大學生接觸軟棒,進而更認識、喜愛棒球。在美國、日本,少棒及青少棒社區球隊盛行,社區棒球的意義不在培養競技選手,而是推廣棒球及培養對棒球的興趣,當孩子從小接觸,自然就會熟悉棒球,即便未來不朝競技方向發展,也會持續關心棒球,成為國內棒球環境或職棒的支持者。
在台灣,從少棒至青棒,以重點學校為單位組隊是主流,菁英式的棒球門檻高,無形中限縮了棒球人口,有很多喜歡棒球的人,在學生時代是沒有機會打球的。當打棒球的人少,了解棒球的人口也難就增加,若社會對棒球普遍認識不足,對於國內棒球環境及職棒的支持也就難以擴大。
對有意投入棒球運動的人來說,軟棒是很好的入門,規則與硬式棒球相同,也一樣可以做盜壘等戰術,但安全性比硬式棒球高,無論年齡、性別都可以參與,也能長久從事。洪騰勝正是最好的例子,軟棒是他從小打到大的運動,現在雖已高齡81歲,仍固定每周兩次打球,甚至能完投9局。
軟棒的門檻低,定位在普及,讓更多人能接觸、了解棒球,與硬式棒球是相輔相成的,若軟棒打上手了,可以再挑戰硬式棒球,以競技層面而言,有助於發掘出更多好球員。若從事人口多,棒球才能稱作國球,國家的棒球環境、職棒及競技水準才會好,推動軟棒正是普及棒球很好的方式。
參加大專軟棒聯賽的球隊中,除部分隊伍有女球員外,「中正大學獵豹隊」更是全女子球隊。
參賽隊伍「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隊」球員張訓維就說,雖然他熱愛棒球,但直到高中加入硬式棒球社前,都沒有機會站上場比賽,高中時打球很開心,不過升上大學後,因球隊數較少,是以校隊為主參加大專盃硬式棒球賽,層級相對較高,所以他就沒有繼續打棒球,而改打系壘,很謝謝有軟棒聯賽這個舞台,讓他們能重拾棒球。
現今台灣女子棒球發展遠不及男子棒球,軟棒也能作為女性接觸棒球的入門,「國立清華大學店隊」以壘球校隊為主組隊參加本次軟棒聯賽,莊安琦是隊上唯一女性球員,她表示,女生的速度、力量都比不上男生,軟棒相對安全,能讓更多女生接觸棒球。
除開辦賽事、鼓勵組隊外,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舉辦賽務、轉播、裁判、記錄研習營,除學生外也開放社會人士報名,再從研習學員中選出裁判、記錄員等賽事運作不可或缺的幕後人員,讓大眾能以另一個角度了解棒球,也是推廣棒球的另一種形式。目前,大專軟棒聯賽所需的賽事人員,有4成是來自研習營學員。
若社會更了解棒球,看待棒球時,也將會有「國際賽勝負」以外的角度。「中山大學硬幫幫隊」球員彭政博說,去年世大運棒球賽時,中華隊球員發生失誤引起各方批判,如果讓更多人都能打棒球,就能讓大家了解,打棒球是很開心的,也可以讓大家知道,國球不是贏球,不一定要只關注輸贏或怪罪特定球員。
中華棒協自2013年起開辦黑豹旗青棒賽,不分級的賽制旨在讓更多高中生投入棒球運動,近幾年社區棒球隊也在各地陸續萌芽,這些都是「全民棒球」的種子,如今又多了大專軟棒聯賽,要讓棒球在台灣人的心中再深耕一寸。
除規劃大專軟棒聯賽長久舉辦,洪騰勝還要推動社會、社區軟棒,預定今年下半年開始準備,明年開始蓋簡易球場及協助大專院校整修現有球場,希望讓軟棒深入台灣各個角落。
大專軟棒聯賽及後續計畫的規模不小,以這樣的高齡推動,著實令人敬佩,軟棒聯賽相關所有的花費,全數由洪騰勝個人支應,他說:「我左手賺的錢,右手就給棒球。」過去把錢花在成棒與職棒,現在他挹注軟式棒球,將「推展棒球成為真正的國球」做為人生目標,要讓台灣人除了看棒球,也喜歡打棒球。
大專軟棒聯賽將於4月4日起在天母、龍潭、台體大、立德棒球場四地開打,比賽都在周末進行,4月14日在天母球場舉行開幕儀式,比賽和開幕式皆免費進場,詳細資訊請上大專軟棒聯賽官方網站及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