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廢校時代2之2】小校遠距教學、特色課程拼翻轉 教育生態「M型化」該重整了

    2024-09-16 08:10 / 作者 吳尚軒 / 記者
    鼻頭國小透過跨校遠距課程,讓學生能有更多互動機會。廖瑞祥攝
    少子化影響持續,全台如今已有超過100所國小不足百人,逾500校不足50人,面臨存亡危機;對此有些縣市透過遠距共學、發展特色課程力拼翻轉,也有縣市認為學生過少不利學習,而果斷裁併校,卻屢屢引發居民抗議;當小校掙扎的同時,都市裡超過2000人的超級大校也不斷增加,面對越來越M型化的趨勢,教育界人士也呼籲,應該重新思索學校最合適的規模。

    午後的東北角風刮得猛烈,鼻頭國小的生態走廊裡,全校13個學生聚精會神地聆聽如何換水、清潔水族箱,這是鼻頭發展的特色生態課程之一,主講人鍾宸瑞是台灣原生魚保育協會的創始人,在校長李延昌的邀請下來到此處分享。

    週四下午是鼻頭國小的特色課程時間。廖瑞祥攝


    9月開學時,鼻頭國小沒有新生,但李延昌不氣餒,新北市不主動裁併校,給足了支持,也讓李延昌可以專心處理偏鄉小校最棘手的問題:缺乏外在刺激。這點不管對教師、學生都是一樣。

    全校13人難互動 李延昌設法把「陌生人」帶進課堂

    往北不遠處就是鼻頭角燈塔,往南可以眺望近年潛水、攀岩的熱門景點龍洞灣,鼻頭國小就和東北角的許多學校一樣,以小校之姿棲身於山海間,除了進行混齡教學,結合低中高年級一起上課外,也串聯鄰近的福連、福隆、十分國小組成遠距共學策略聯盟,今年還有上林國小加入,每週一堂國文課,5間學校在雲端世界匯聚成一班,每間學校就是一個小組,「這樣就可以像一班30人的都市學校一樣互動。」李延昌說。

    鼻頭國小依山傍海,周遭不少旅遊景點。廖瑞祥攝


    用網路串聯多間學校聽起來簡單,背後卻是多年的累積。李延昌回顧,遠距共學的基礎是混齡教學,因為除了視訊授課的主講老師外,也要另一個老師照顧現場學生狀況,「像我六年級老師講課,五年級老師就可以顧人」,過去四校每回上課,就是8名老師一起出動的大陣仗,一名教師主講,7名老師各自在教室裡協助、關照學生狀況。

    推動混齡的原因是要給學生更多刺激,否則班上動輒僅有2、3人,不僅老師無法分組、帶活動,學生彼此的互動也很有限,但在鼻頭這裡更苦惱的是,即使將兩個年級合起來,也僅有6到8人。

    學生人數少的隱憂之一,就是缺少互動對象。廖瑞祥攝


    危機即是轉機,2021年Covid-19疫情達到高峰,全台學校實施將近一學期的遠距授課,這個機會讓李延昌開始思索網路的力量,於是先跟三峽的龍埔國小視訊交流特色課程,「其實就是城鄉交流,讓他們看看我們一班這麼少人怎麼上課,我們看他們一班35人怎麼上課。」

    同時他要處理的另一個問題是,偏鄉多為代理教師,且流動率高於都會,而在進修不易下,往往也造成年輕教師儘管滿腔熱血,仍無法得到足夠的支援;最初,聯盟學校也常共同邀請都會區的教授、資深教師來開增能課程,但畢竟此處光開車到基隆市區就要40分鐘,外界的助力無法常有,李延昌於是思索能形成「自體循環」的教師培力模式。

    他找上曾獲師鐸獎的頂埔國小教師陳佳釧合作,由陳佳釧透過視訊方式帶學生讀報、閱讀課程,東北角聯盟的老師則各自在教室裡陪伴學生、協助指導,並在過程裡學習新的上課方式、技巧;幾堂課後,換聯盟的教師自己上場,但在上台前還得先跟陳佳釧討論、備課,接著再將內容跟其他學校的老師討論,等於透過這個課程反覆打磨教學能力。

    為了解決缺乏互動的問題,鼻頭國小推動跨校遠距共學。鼻頭國小提供


    如今,遠距共學課程已經在國文課運作順暢,共學聯盟也開始思索拓展到數學課。李延昌說,關鍵還是要帶給學生更多互動機會,「因為我們平常看不到陌生人,國語、數學都可以自己唸,但跟人互動沒辦法自己學。」

    未滿50人小校增加近200所 存廢與否考驗地方政府

    像鼻頭這樣的小校接下來會越來越多。翻開統計數字,102學年時人數在100人以下的國小僅有839所,112學年時已達到1022所,而更進一步來看,50人以下的「瀕危學校」數量增加最多,從311所增加到502所,顯見少子化影響驚人,連帶的討論是小校存廢如何拿捏。

    不同規模國小校數比較。


    近年來說,屏東縣包含南華國小、育英國小等校,5年內裁併6校,其中舊寮國小更有百位家長、校友到縣府前抗議;彰化大城鄉4年廢除3所國小,最為爭議的潭墘國小迄今仍在進行行政訴訟;台南市龍船分校去年學生併入龍崎國小上課,教育局表示是考量學生過少,跨校學習才能提升學習力,但仍遭當地居民抗議形同廢校,將衝擊地方發展。

    在東北角擔任校長已有12年,李延昌認為,是否廢校並無對錯,「它是一種價值觀的選擇,最大重點還是在學生學習 」,除了對社區的影響、家長及校友的回憶外,最大重點仍是是否有益學生,人口減少是全台無法扭轉的現象,身為教育者的思考,就是把每個孩子照顧好。

    不過他也坦言,這件事非常仰賴主事者的態度,新北市如今留下這麼多小校,就是教育局的價值選擇,其實混齡教育的經費遠比一般教育高,除了硬體改善,還有教師研習、共備課程的費用等,都需要支持。

    李延昌認為,廢校與否是價值觀的選擇,並無一定對錯。廖瑞祥攝


    大校不減反增、國小呈M型化 教育界籲:重新思索學校最適規模

    當小校飽受招生之苦時,不少都會學校則是年年額滿甚至超額,每每上演家長遷學區的卡位大戰,整體分布更呈現兩極化,超過1200名學生的學校這10年來從318所增加為320所,其中大於2000人的學校數量,更從65所增加為71所,人數最多者為新北市的秀朗國小,3396名學生、128個班級,上下學時的人潮、車潮相當驚人。

    瑩光教育協會長年輔導偏遠地區學校、教師,理事長藍偉瑩認為,像在偏遠地區,有些學校會去其他學校搶學生,甚至借學生,都是為了避免減班,「有點像學校自己要想辦法活下去」,最後結果常是區內總學生數不變,但學校互相搶來拉去,人少到一定程度就被教育局列入評估,雖然有些社區會集結抗爭,但也很難翻案。

    如今台灣小校林立,大校也同步增加,漸有兩極化態勢。廖瑞祥攝


    她呼籲,如今其實是討論國小最適規模的時間點,大學校看似節省行政人力,但學生能擁有的照顧、舞台相對少,教職員人數多、組織龐大也未必有利經營,呼籲教育部應趁機研究學校最合適的規模,並思考如何重新分配資源、劃分學區,而地方政府應該讓每間學校都好好經營,不是放任自然競爭、搶學生,應要擴大到整個區域的學校分布、地區發展、最合適規模來整體思考。
    吳尚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