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08:30
美國政府週二公布最新一份出口管制企業清單,新增50多間中國實體及包括台灣、伊朗、巴基斯坦及南非等國企業。這也是川普2.0政府的第一份商務部實體清單。
2025-03-17 11:32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技術門道!今年肩負拯救科技股希望的輝達GTC大會,預料公布 GB300、首度推出共同光學封裝技術(CPO)交換器,以及下一代的 Rubin 平台 ,雖然邊緣AI 仍是賣鏟子的角色,但富邦投顧看好在AI 訓 練算力需求仍在推升,維持對台積電、日月光、京元電與設備業者萬潤、致茂等的買進建議。
2025-03-15 12:12
據南韓媒體今天(3/15)報導,美國政府於週五(3/14)宣布,將南韓列入「敏感國家」(Sensitive Countries)名單,這項決定將於4月15日生效,預計南韓政府或研究機構,未來取得美國能源相關技術或資源,會受到嚴格的限制。據悉,這不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做的決定,早在今年1月初,時任拜登政府就已經定調。
2025-03-11 13:04
據南韓媒體昨天(3/10)報導,美國能源部(DOE)考慮將南韓列入「敏感國家」(Sensitive Country),恐使南韓研究人員未來參與美國科學研究計畫更困難,AI、量子技術等領域的合作也將受到限制。有分析指出,南韓近期傳出自行研發核武的聲音,美方此舉是為了警告南韓。
2024-03-28 20:48
台灣美國商會今(3/28)日舉行「謝年飯」晚宴,即將於今(2023)年8月卸任的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Sandra Oudkirk)都是任內最後一次參加,她在活動中指出,2010年至2020年間,平均每年有9個國會訪團訪台,至2023年,國會議員訪台的次數成長至39次。
2024-03-07 15:02
中國「兩會」全國政協與全國人大3月4日起在北京登場,官媒《人民日報》發布了「全國兩會新詞熱詞」。關注中國政府和中共文件中的口號和術語,是了解中國決策的重要途徑,彭博新聞解析了這些關鍵詞語的主要意涵,協助讀者掌握中國未來的工作重點。
2024-03-06 10:53
中國本週舉行全國人大會議,總理李強5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安全」一詞出現29次、「風險」24次,頻率皆是習近平上台以來最高,反映出中國民間的焦慮與不滿升高,中共眼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安全,或者以傳統的說法,就是「維穩」。
2024-03-05 10:59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3/5)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今年的科技研究支出將增加10%,達3708億元人民幣(約1兆6254億元台幣),要以「舉國體制」加速科技研發突破,要在人工智慧、晶片製造等領域自給自足。
2024-03-03 13:45
澳洲為爭取美國和英國協助打造核動力潛艦,2021年與之組成「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一度得罪法國。加拿大、紐西蘭陸續表態有意參與,《日經亞洲》2日報導,美國有意讓日本參與AUKUS的國防技術開發合作,但澳洲有所遲疑,擔憂新加入的國家越來越多,只會讓技術共享的流程更繁瑣。
2024-01-31 15:24
澳洲與紐西蘭今(1/31)起展開為期兩天的外交與國防部長「2+2」會談。紐西蘭外長皮特斯(Winston Peters)今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表示,將與澳洲一起檢視紐西蘭參與「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的可能性,並指出美國應該加強與太平洋地區的合作,對抗其他政治影響。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