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3 07:00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癌症,每年病例超過萬人,且約有近3千名女性因此喪命;50歲的張女士確診HER2陽性乳癌後轉移至腦部,造成她出現嚴重的頭暈與不適症狀,病情惡化下,她對治療效果絕望,甚至開始為臨終做準備,好在最後接受方位治療與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藥物的輔助,病情獲得控制,且至今已超過3年未見復發。
2025-03-19 16:14
肝癌及肝內膽管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許多患者在診斷時已處於中晚期,過去的治療選擇有限,且存活率低。為改善治療情況,健保署自今年2月1日起,晚期膽道癌免疫治療合併化療及晚期肝癌雙免疫治療,共同納入一線健保給。健保署長石崇良今(19)日表示,這2項擴大適應症受惠人數約每年各約800人,每名患者每年可節省約新台幣200萬元的藥費,推估給付一年約16億元。
2025-03-19 15:22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每天約有8名女性因乳癌喪命。在所有乳癌分類中,HER2陽性乳癌的惡性度最高。自今年2月起,健保署開始給付新一代ADC藥物,用於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二線治療。健保署長石崇良也透露,健保署規劃將乳癌、肺癌和大腸直腸癌的免疫療法納入給付。
2025-03-14 11:59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也是國人十大癌症排名首位,其中肺腺癌是肺癌最常見的亞型,約佔所有肺癌病例的40%至50%,其中又有20%的癌症患者出現EGFR基因突變,雖然目前有藥物,但是部分病患吃藥一年後,癌細胞就會有抗藥性,治療效果大幅降低,國家衛生研究院今(14)日帶來曙光,發現有兩條路徑可以改善這現象,就是提高DUSP22蛋白表現,或是早期發現即時投入抑制EGFR藥物。
2025-03-12 11:11
號稱「癌王」的小細胞肺癌,是最難治療的癌症之一,患者在確診時往往已經處於晚期,且大多數已經擴散轉移,現有的藥物治療效果十分有限,平均存活率不到一年。此病症難以篩檢,並且只有兩期:侷限期和擴散期。台大醫院今(12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了一項重大的醫學發現,揭示小細胞肺癌的惡性原因竟是它能自主發電,並指出,抗癲癇藥物未來有望能應用於小細胞肺癌的治療。
2025-02-19 17:18
一名72歲婦人,2個月前因上腹部悶痛且頭暈就診,經過消化道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胃腸道基質瘤已接近6公分大,另外膽囊全被膽結石塞滿,已經沒有膽汁的空間,最後透過微創手術進行部分胃切除以及膽囊切除,一次完成治療。收治病患的國泰醫院表示,使用達文西微創手術,能一次解決病患兩處病灶。
2025-02-09 07:00
泌尿上皮腫瘤是發生於膀胱的常見癌症,男性發病率較女性高約三倍,但女性的膀胱癌惡性程度較男性為高。膀胱癌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史、吸菸、長期飲用含砷水、膀胱血吸蟲感染、接觸特定藥物代謝物或化學物質(如油漆工人、染料工廠員工)、膀胱放射線接觸等。
2025-01-22 17:27
根據歷年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連續20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36歲乳癌患者婉柔曾在右乳房摸到小硬塊,但因掛念小孩,長達半年未就醫,直到出現不明分泌物才安排手術。然而手術後不到一年,乳癌復發並轉移至肝臟,被醫生警告生命即將結束,索性婉柔參與了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新劑型的臨床試驗,成功扭轉病情。如今,這項治療已被納入健保給付,每年約有1700名患者受惠。
2024-12-07 10:03
主持《文茜的世界周報》的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曾於2019年確診罹患一期肺腺癌,並動刀切除左肺腫瘤。昨日(12/6)下午她先自爆,躺在台大癌醫的正子中心檢查癌細胞擴散到什麼程度,而做完後她宣布:「我賭輸了 !」
2024-10-25 18:12
台中一名55歲女性在10年前罹乳癌,手術治療後狀況穩定,豈料,前年底開始出現左腳無力症狀,去年因跌倒就醫,一檢查竟發現是乳癌末期骨轉移。10年內兩度罹癌,讓患者相當沮喪,但在醫師鼓勵下,勇敢抗癌,接受化療合併標靶、手術治療,目前病況穩定追蹤中。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