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6 07:50
國防部軍品管制清單揭露「強弓計劃」將量產100枚以上的「天弓四型」防空飛彈,可攔截70公里高空的彈道飛彈。中科院也研發「天弓五型」,攔截彈道飛彈能力更接近美軍薩德飛彈(THAAD)。令人高度關注的是,「強弓二型」中程彈道飛彈,射程達1000公里,將可反制中共沿海機場、彈道飛彈、遠火基地等。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認為,台灣具備遠程打擊能力是必要的,因為若只是防守,代價只會更高。
2025-08-15 15:08
中部地區換肝名醫陳堯俐,因非法仲介9名病患赴中國進行肝腎移植,從中獲利1466萬元,近日遭法院判處2年徒刑、緩刑5年,並須支付公庫500萬元。彰化基督教醫院今(15)日發聲明,強調早在2022年就不再續聘陳堯俐,並譴責此舉嚴重背離醫療倫理與醫師誓言。
2025-08-14 08:00
聖約翰科大校友出資上億拯救母校,原是教育界佳話,如今卻傳出教師資遣糾紛,而正是未來私校趨勢的縮影;隨著大一新生至2028年預估跌至16.4萬谷底,距今僅剩約3年時間,專家分析,如今有越來越多瀕危私校向企業金主求援,資金挹注雖可解燃眉之急,但當企業經營思維進入校園,恐也將衍生更多勞資糾紛,對此兩大工會分別呼籲,一者是加強對私校經營的規範,另一者則是強化教師面臨資遣時的保障。
2025-08-11 12:08
健檢時若發現身體有異狀,即使未出現症狀,也千萬不能輕忽!急診科醫師魏智偉分享,一名年約30歲的國小女教師健檢時發現肺結節,當時因為沒有出現症狀就未太過在意,不料隔了一年左右,卻出現咳嗽、胸痛等症狀,甚至爬樓梯也會喘,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罹患肺腺癌末期、轉移到全身多處。
2025-08-10 13:12
據南韓媒體今天(8/10)報導,南韓簽署「放棄延命治療」同意書的人數,已突破3百萬人,顯示越來越多人認為,比起延長壽命,更希望有尊嚴地離開人世。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簽署該同意書的人數,明顯多於男性。另外,南韓社會也在討論,應該將「放棄治療」的時間點提前,但若要修改現行規定,仍需凝聚社會共識。
2025-08-06 08:22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積極促成多國達成和平協議或停火,其對諾貝爾和平獎執念甚深。《華盛頓郵報》週二(8/5)披露,川普將於週五在白宮接待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領袖,兩國屆時可能宣布達成和平協議。
2025-07-26 19:46
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罷免投票今天(7/26)登場,總共罷免了席,以政治素人挑戰多席次罷免,罷團已經為公民政治立下里程碑,而細數罷團從年初的一階連署走到今天,以新手之姿,短短半年內快速學習包括組織和文宣各項政治專業能力,連立法院刪減的預算及政策都能朗朗上口,改寫了台灣政治史,更促成了一波遊子返鄉潮,雖然罷免成績不如預期,罷團已寫下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
2025-07-23 15:23
《就業服務法》新制預計於7月底上路,屆時80歲以上長者將可免除巴氏量表評估,直接聘僱外籍看護工,外界憂心此舉恐導致移工傾向選擇照護負擔較輕的對象,造成重症家庭陷入照顧斷鏈危機。對此,衛福部長邱泰源今(23)日表示,針對重症個案將設立「綠色通道」,並以「一天審查完畢」為目標。
2025-07-17 16:16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如果聯準會主席鮑爾「涉及弊案」,那就有理由將他開除。這是川普逼迫聯準會急速降息的最新一步,而歷史前鑑顯示,政府直接干預央行貨幣政策,拿掉央行獨立性,下場並不好看。
2025-07-10 12:30
726罷免倒數計時,白袍醫生也挺身罷免!今(10)日醫界發表共同聲明,形容這一年來國會亂象,如同台灣大腦癌細胞增生、擴散危害到全台安全。前花蓮立委、醫師陳永興點名,尤其是國民黨團總召傅崑萁就是台灣的惡性腫瘤,鼓勵全台醫師透過大罷免手術切除,726一定要返鄉投下同意票,根除國會「癌細胞」。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