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08:52
流感、新冠與諾羅疫情趨勢稍緩,不過各大醫院急診仍被病患們擠爆,不僅病床、醫療器材緊迫不足,就連救護人員以疲於奔命,紛紛向衛生福利部等主管機關求救。台灣急診醫學會22日深夜就表示,今年急診雍塞情況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若問題不改善將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並提出短長期解方,引起關心醫療界狀態民眾紛紛表達不同看法。
2025-02-23 08:40
俄烏戰爭將於明(2/24)日屆滿三週年,世界多國政要齊聚哈利法克斯(Halifax)論壇,表達對烏克蘭的支持,同時關注中國對台灣的壓力。當「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成為國際討論的焦點,台烏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加頻繁。回顧這3年來,雙方關係發生了哪些變化?
2025-02-22 08:15
立法院新會期下週二(2/25)開議,面對大罷免浪潮,民眾黨團副總召張啓楷表示,任何福國利民的法案都不排斥跟綠營合作,而「媒體議價法」各黨分歧不大,應該可以在這個會期完成三讀。至於2026如何做好市場區隔、減低「小藍」標籤的傷害?黨內人士認為,論述一定要先準備好,向選民訴說「第三勢力」的重要性,搭配日常的選民服務,就無往不利。
2025-02-21 19:37
豐邑機構在新竹縣竹北市推出「豐采520」偷工減料,導致建案及周遭道路塌陷5次,竹縣長楊文科等人涉護航建商遭起訴,本案共有12名被告。新竹地院今天(2/21)開庭審理,楊文科3人始終堅定否認犯罪,針對檢方調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鑑定報告為證據,辯護人指,此屬「私人鑑定」不具證據力,檢方則說,可傳喚鑑定人,補足這份鑑定報告的證據能力。
2025-02-21 10:38
德國經濟辦事處今(20)日發布《2024/2025年德國商業信心調查報告》,儘管整體商業滿意度降至近五年來最低點(57.9%),但仍有超過六成(62.8%)的企業達成業務目標,較去年上升近10個百分點,大多數在台德商已從2023年的挑戰中恢復,並迎來正向發展。德國經濟辦事處首席代表暨處長蘭依樺博士表示,雖然企業在標案程序、能源供應與進口限制等方面仍面臨挑戰,但若能有效改善,將有助吸引更多德國企業深耕台灣。
2025-02-20 20:36
近期緬甸妙瓦底詐騙園區陸續釋放外籍人士,外交部表示,我方已順利將多名受困國人安全送返台灣。不過,外交部近期也接獲受困詐騙園區國人家屬反映,接到不明人士要求匯款生活費等相關請求,提醒國人提高警覺,切勿輕信來源不明的匯款或索賠要求。
2025-02-20 19:56
教宗方濟各住院治療肺炎,屢傳病危消息。義媒報導,教宗19日向前來探視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打趣表示,「有些人恐怕正在祈求讓我趕快上天堂,但上帝想讓我繼續留在人世。」
2025-02-20 19:55
前宜蘭縣長林姿妙涉貪一審重判12年半,因而遭內政部停職。林姿妙自認因「財產來源不明罪」遭停職是「立法疏漏」,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停止執行失敗後提抗告。最高行政法院今天認為,依現有事證看來,內政部處分於法有據,至於處分有無違法須透過訴訟確釐清,若藉由聲請停止執行達成遂行縣長職務的目的,反而會對公益有重大影響,合議庭據此駁回抗告,林姿妙確定停職。
2025-02-20 13:01
國家發展委員會今日(2/20)召開委員會議,就113年整體公建計畫執行情形提出報告,去年整體公共建設計畫經費超過7,800億元,執行金額約7,392億元,創近17年新高。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今年亦有多項重大建設預計完工、啟用、調度和商轉,各部會須妥善規劃因應政府預算刪減對計畫推動之可能影響,排列資源配置之優先順序,做好必要經費盤點,加強管控公共建設計畫重要查核。
2025-02-20 08:29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國務院已下令取消訂閱紐約時報、美聯社、路透社及Politico等媒體以精簡開支。由於駐外安全團隊仰賴新聞報導為衝突地區的行動做準備,國務院官員憂心,這麼做可能不利進行風險評估。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