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01:19
台股總市值23日站上3兆美元,到3.04兆美元,南韓是2.17兆美元,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台灣股市的市值比南韓高40%,其實2020年台灣股市和南韓都在2兆美元上下,這5年拉出一兆美元的差距。台灣反服貿,南韓和中國擁抱FTA,這是這10年變化很大的分水嶺!
2025-09-17 11:24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9/17)日接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會長隅修三,他致詞時表示,台日雙方都處於天災頻繁的地區,防災、減災這個重要議題,已經成為台日未來可以更加合作的一項重要工作,另一項是雙方未來在高科技產業可以產生更大的互補效果、共同合作。卓揆也希望未來可以努力簽訂台日自由貿易協定 FTA,或是經濟夥伴協定 EPA,成為日後雙方再創互利共贏更好的機會。
2025-09-10 09:36
巴拉圭工業總會(UIP)經濟研究中心(CEE)近期發發布《中國或台灣:巴拉圭的戰略兩難》報告指出,巴國若與中國建交或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不僅無法改善經濟結構,反將造成嚴重的財政與產業損失,直言「得不償失,形同與虎謀皮」,建議強化對台關係。
2025-08-25 09:53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8/25)日赴立法院提出「台美關稅談判之進程、方針、原則及台灣產業可能遭受之衝擊影響評估」專案報告並備質詢,他在報告中指出,台灣目前為20%的暫時性關稅,談判持續進行中,我方談判目標是爭取更好、更合理的稅率,並與232條款一併磋商,同時努力爭取不以疊加既有稅率方式計算。他說,一旦與美方達成協議,行政團隊會立即向國會與社會完整說明協議內容,並將文本送交國會審議、提出衝擊影響評估。
2025-08-14 18:04
經濟部政次何晉滄今(14)日說明,廠商輸美稅率是由暫時性對等關稅稅率再疊加原本MFN(最惠國待遇)關稅構成,2者疊加後要面臨極端稅率的業者占比有限,合計稅率達45%以上者只約占整體對美國出口額0.016%,以毛衣、成衣、鞋靴為主,而且受衝擊產品以提供美國客戶「打樣」為主。
2025-08-09 12:10
美國對台暫時性20%對等關稅已於8月7日生效,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證實,我國實際稅率為「原有最惠國(MFN)稅率再加20%」,並非僅加徵20%。旅美學者翁履中指出,若以工具機為例,原稅率約2%至4%,加上20%關稅後將達20%至24%以上,再疊加今年新台幣升值約9%的影響,等於一次性削弱出口競爭力約三成。
2025-08-04 13:50
民眾黨團總召黃國昌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到立法院專案報告台美關稅談判,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顏慧欣今(8/4)日表示, 8月7日的稅率因為還不確定是台灣取得的最終稅率,持續談判中,美方也有善意回應願意持續談,建議最好可以在談判大致底定、甚至草簽後,雙方條件都確定下來,再就談判結果向立法院報告。
2025-08-02 09:36
針對台美關稅談判過程需要保密,經濟學家、駐歐盟代表李淳今天表示,基於談判效率和談判信任感等因素,所有的經貿談判都需要保密,但保密不代表沒有透明化與沒有監督;而當年服貿被認為是「黑箱」的情境,在台美談判根本還沒有出現。
2025-08-01 11:03
美國總統川普7/31宣布台灣對等關稅為20%,由於高於預期,引發市場震盪。對此,資深媒體人鄭弘儀發文指出,由於台灣不像日韓原本就與美國有FTA,初步來看是不錯條件且還有談判空間,強調大家「不必悲觀,重點是要站對戰隊!」財經網美胡采蘋則在臉書點名趙少康曾放話台灣關稅為32%,傅崐萁則喊「不接受15%」,如今關稅出爐,兩人現在應該要「出來交代」。
2025-07-24 23:03
英國與印度24日締結自由貿易協定(FTA),正值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訪英期間,雙方達成削減紡織品、威士忌與汽車等商品關稅的協議,並為企業提供更多市場准入機會。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