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1 19:48
台鐵票價即將迎來30年來的首次調整!交通部交通費率審議會於2月21日審議通過「台鐵票價合理化方案」,此次票價調整平均漲幅約26.8%,其中台北至新左營自強號票價將從824元調漲至975元,仍維持「千元有找」。交通部預計最快2月底將提報行政院審議,若順利通過,新票價有望於今年上半年正式上路。
2025-02-21 14:33
健保今年邁入30週年,然隨著工作型態的變革與少子化導致的工作人口下降,健保收入長期仰賴經常性薪資與政府撥補,使「健保是否調漲」成為每年都會討論的議題,回顧健保過去調漲三次,下台了兩位時任衛生署長,僅有前衛福部長陳時中因還在處理新冠疫情,才沒有因漲保費下台。在今年健保30週年研討會上,財政專家連賢明、韓幸紋等人呼籲政府應更勇敢地推動健保改革。
2025-02-21 12:50
薪資、水電費喊漲加上推休金逐年疊高,各大學協會今(2/21)日聯合提案呼籲教育部增加補助、給予協助,然而教育部長鄭英耀也坦言,目前預算統刪可能再刪去教育部100億經費,而《財劃法》未來恐讓各部會少掉37%經費,「如果今年預算力有未逮,也希望大學校長理解。」
2025-02-20 14:16
是方電訊去年每股獲利大賺 13.82元創新高,將配12.5元現金股利。LY21 AI新機房持續進駐達7成,客戶目前搭載輝達H200、H100等機櫃也開始進駐,是方電訊董事長邵泓嘉表示,聯雲機房磁吸效應發威,今年邊緣AI後市可期,企業界使用場域會如雨後春筍增生,是方APP在醫療保健也受到相當認證,透過2B2C 策略,是方迎接邊緣AI商機已做好準備。
2025-02-19 18:00
三三會今(2/19)日舉行2月例會,理事長林伯豐致詞時,對政府提出兩大建議,一是2024年國家實際收到的稅收超過所編列預算數(俗稱稅收超徵),若要真正還稅於民,應檢討並廢除不合時宜的稅賦;二是電價恐連年調漲,政府調整能源政策,建議應採用新一代的核能技術興建核電廠,而調漲電價應納入全部用戶,採不同調漲幅度。
2025-02-18 19:17
南韓政府擴大醫學院招生政策,去年2月20日起引發各大學醫學院教授、住院醫師集體出走,據南韓媒體今天(2/18)報導,事件一週年屆滿,各種亂象相繼出現,醫學院擴招引起學生補習熱潮,有補習班一年的學費突破100萬元台幣,另外,醫院人力不足,更有病患感嘆自己「只能等死」。
2025-02-17 17:28
川普祭出關稅大刀,消費性電子筆電已喊漲!外電最新消息指出,筆電品牌廠宏碁已經拍板,預計3月起調整中國生產筆電售價10%,未來也將把生產地移出中國,考慮規劃移往美國。
2025-02-17 15:36
捷運票價雖然沒有要調漲,但對通勤族來說,搭乘的優惠要縮水了。北捷今(17日)表示,面對電費、薪資及基本工資等調漲各方沉重壓力下,若不調整費用,今年恐首度出現虧損,考量苦民所苦,未調整捷運票價,但常客優惠由原本7至9折優惠,調整為85至95折,預計3月1日上路。
2025-02-15 07:35
經濟部長郭智輝日前表示,台電虧損源自於補貼民生,今年電價調整的原則仍是照顧民生,一般用電最好能維持凍漲,高用電者依「使用者付費」原則,稍微「加一些」。然而,台電去年已二度調漲電價,工業用戶不乏累計漲幅逾4成者,工業電價該繼續上漲嗎?
2025-02-14 15:38
經濟部撥補台電預算遭到立法院刪除,由於3月中下旬即將召開電價審議會來決定4月電價,外界預期電價調漲機率極高。工總理事長潘俊榮無奈直呼,電價上漲對民眾和產業都不好,特別不能用電價駕馭產業;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水電價上漲似乎勢在必行,除了民生物價造成極大衝擊,民眾將對兩邊各打50大板,甚至導致更多高科技產業背負更沉重的電價,將不利於產業發展。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