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16:14
日前一名50歲簡姓男子接受「陰莖增大術」後身亡,引起外界討論特定醫美項目是否需限制醫師資格,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為杜絕嚴重事故,未來擬依照不同醫美處置風險,要求醫師應有不同訓練資格,再來是涉及手術的醫美處置,需擁有「大外科」的專科醫師訓練和取得證書。對此,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在臉書發文批評該項政策,怒嗆「醫界繼續死忠啊」。
2025-09-22 12:51
醫美糾紛頻傳,衛福部長石崇良昨(21)日宣布,將修正《特管辦法》,未來將依醫學美容不同風險採取分級管理;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22)日也補充表示,醫學系畢業生直接投入醫美的「直美」比例不高,因為台灣有九成都是專科醫師,有經過PGY訓練,強調修法是將朝向對既有手術類別進行更精細的風險分層與納管。
2025-09-21 21:44
近期醫美死亡事故頻傳,衛福部長石崇良今(9/21)表示,擬修法禁止一畢業就從事醫美, 即使是低風險的療程,執行醫師都要完成一般醫學訓練(PGY)2年,以杜絕「直美」亂象。新制最快年底上路。
2025-09-19 16:19
近期醫美事故頻傳,讓不少民眾對醫美治療心生疑慮。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19)日表示,將啟動特管辦法修正作業,修法方向將走向「從嚴」,未來將依不同醫美項目風險,訂定須由符合不同資格的醫師才能來操作,至於具體內容需要等待明確時再對外說明。
2025-04-21 14:23
健保署近期研擬修「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要求醫院、診所醫事人員月投保薪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2倍及1.5倍,以及薪資透明化,引起醫界勞方、資方對立。對此,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今(21)日發聲明稿表示,雖認同保障基本薪資是維護各行各業的基石,但是不應作為健保特約條件,並嗆「若是薪資透明化是促進市場公平的良方,公家機關先以身試法」,上行方能下效。
2025-04-18 14:46
健保署日前研擬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擬納入醫事人員最低投保薪資標準及薪資資訊公開條款,卻引起醫院協會、醫師公會等33個醫界團體聯合聲明反對。10個醫療工會團體今(18)日為此發出聯合聲明,全力支持健保署推動修法,保障醫事人員薪資,並促進投保資訊透明化,並列出六大理由。
2025-04-14 14:36
衛福部健保署日前預告修正《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研議醫事薪資未達標擬不予特約。對此,民進黨立委賴惠員、王正旭、郭昱晴、林月琴今(4/14)召開「守護全民健保、特管辦法暫緩修訂」記者會,邀全國各地醫師公會與健保署代表出席,呼籲暫緩推動此案,回歸專業與政策溝通。健保署副署長陳亮妤也說,會加強溝通,絕不貿然上路。
2025-01-15 15:39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耗費10年推動《再生醫療法》,該法在去年終三讀通過,邱議瑩將抗癌過程至催生立法的著作《生命的温暖戰歌:從抗癌到立法,在逆境中堅持希望的勇氣》再版增訂,今(1/15)舉行發表會。副總統蕭美琴、前副總統陳建仁、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及眾多民進黨立委皆到場助陣。蘇貞昌致詞時表示,邱議瑩勇敢面對逆境,這樣的人格特質,「何止是一部法律,交給她一個城市,她都會用得非常漂亮」。並祝她「前途遠大」。
2024-12-19 11:58
調查局研究委員會研究委員許張傳,3年前涉嫌介紹女性友人違法施打幹細胞,調查局獲悉後主動自清,由北機站偵辦並函送台北地檢署法辦,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許張傳、及幫忙施打的生技公司負責人高光弘及黃姓介紹人,共同涉犯《醫師法》,依法提起公訴。
2024-06-04 11:21
立法院今(6/4)三讀通過《再生醫療法》,歷經三屆立委,長達10年的時間,總算完成立法,讓再生醫療技術、細胞源頭有法源可管理,更明定相關罰則,非醫療機構不能執行再生醫療、禁止胎兒提供細胞,違者最高處2000萬元罰鍰。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