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16:51
丹娜絲颱風已離台逾一個月,災後影響仍揮之不去。疾管署今(13)日公布,上週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其中1例死亡。死亡個案為高雄60多歲男性,長期使用非自來水水源,自8月2日起陸續出現發燒、胸悶、呼吸喘、腹痛及咳嗽,病況急速惡化,多次就醫仍不治,8月7日收治住院,惟病情持續惡化,不幸因疑似敗血性栓塞併呼吸衰竭死亡。
2025-08-13 13:45
南部一診所近日驚爆離譜處方箋,病患竟被要求睡前一次服用高達23顆藥物,消息在社群媒體瘋傳後,引發醫界與社會輿論高度震驚與關注。對此,台灣精神醫學會12日發出聲明,呼籲正確使用安眠藥,若僅一味藉由高量強效藥物來治療睡眠障礙,但在認知行為上無法配合醫囑作生活環境以及壓力的調整,也很難有治療成效,甚至造成藥物依賴與不當使用。
2025-08-13 13:04
癌症連續43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定期篩檢是保命關鍵;而被視為降低吸菸率的政策工具「菸捐」,近期也再度成為焦點。國健署長沈靜芬今(13)日首度回應,菸捐調整必須經跨部會討論與行政程序,完成後才會對外公告。
2025-08-13 12:53
據日本媒體近日報導,今年東京都的麻疹病例急速增加,由於麻疹的傳染力高,且現在正值日本的盂蘭盆節連續假期,移動人潮恐導致疫情加劇。東京都政府呼籲,接種兩劑疫苗可有效預防麻疹,建議民眾及早接種。
2025-08-12 21:24
人工智慧(AI)點燃人類對科技的新一波焦慮,有人急於了解AI,有人則把AI當大神「凡事問」。一名男子詢問聊天機器人ChatGPT健康問題,聽從AI建議停止在飲食中加鹽,竟罹患溴中毒(bromism)。
2025-08-12 17:24
癌症已經是國人十大死因蟬聯多年的冠軍,面對癌症越來越年輕化,不少病患也抗癌成功面對新人生。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吳教恩就分享一起案例,一名食道癌第四期患者,幾個月前腫瘤清楚可見,還有出血症狀,但近期回診時,癌細胞、腫瘤都不見了,只剩下一道結疤的痕跡,吳教恩既感動又欣慰,表示醫療從來不是孤軍奮戰,而是團隊合作。
2025-08-12 15:40
疾病管制署今(12)日公布新增1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確定病例,為南部70多歲男性,有癌症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疾病史,無國外旅遊史,於今年7月25日因呼吸喘住院治療,8月3日突然意識改變,血氧濃度降低,於當日死亡,後經醫院通報並經檢驗確認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2025-08-12 14:53
疾病管制署今(12)日公布近10年首例布氏桿菌病境外移入確定病例,為居住北部50多歲本國籍男性,今年4月至新疆旅遊,曾於動物市集接觸羊隻和馬匹,當下因為找不到水,所以他沒洗手,7月初出現發燒、寒顫等不適症狀,多次前往診所就醫,後續因肝指數偏高轉至醫院,並因發燒及肝脾腫大而住院治療,血液培養之菌株經鑑定為布氏桿菌,經治療後已於日前出院。
2025-08-12 14:37
疾病管制署今(12)日公布自2022年以來首例本土兔熱病確定病例。個案為居住南部70多歲本國籍女性,有慢性腎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史,飲食以熟食為主。7月中旬出現發燒、全身無力、頻尿等症狀就醫,血液培養之菌株經全基因體定序鑑定為兔熱病致病菌確診,潛伏期無國外旅遊史,感染源待釐清。
2025-08-12 13:43
外號「小鋼砲」的前民進黨南投縣黨部執行長曾琮愷,因蜂窩性組織炎惡化併發重症病逝,享年45歲。醫師提醒,雖現代醫療發達,此病致死率不高,但糖尿病患、免疫缺陷者等高風險族群,一旦感染恐迅速惡化,甚至引發敗血症、心內膜炎等致命併發症。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