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2 15:06
因應國內高齡化及血源吃緊問題,衛生福利部近日正式公告修正《捐血者健康標準》,這是自2006年實施以來,睽違近20年首度全面調整,新制不僅放寬捐血年齡限制,檢驗方式與禁止捐血條件也同步更新,目的是擴大血源、保障安全。
2025-06-25 12:55
太腸癌在10大癌症中排名第2,引發國人重視。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在臉書指出,很多人認為每天排便就是健康,但這並非唯一標準,重要的是規律與順暢度,如果有3種狀況: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便秘伴隨腹脹、血便、體重下降;長期腹瀉,甚至解不乾淨,就應該注意。
2025-04-30 13:26
台北地院國民法庭審理剴剴案,今天傳喚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大師、經手過上百例司法鑑定工作的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丘彥南作證,丘彥南梳理16宗卷證,發現剴剴有嚴重憂鬱等症狀,幾乎能確定,他已經確診罹患身心症了,甚至還出現身心嚴重受創的狀況,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他研判,剴剴生前遭受嚴重的身體及精神虐待。
2025-04-23 14:14
據南韓媒體今天(4/23)報導,南韓今年首度在西海岸海水中檢測出「創傷弧菌」,為今年首度檢測到該細菌,較去年時間點提前一週,分析指出,由於全球暖化,預計驗出創傷弧菌的時間點會逐年提早。專家指出,若感染該細菌,引發敗血症,致死率高達50%,民眾應避免生食魚類或貝類。
2025-04-20 02:09
楊謹華上好友劉品言主持的《誰來演戲》第2季節目,重返《影后》拍攝場景日勝生加賀屋國際溫泉飯店,她自爆天生容易緊張,至今拍戲都還是會緊張,透露拍《影后》期間緊張到天天拉肚子還胃痛,去檢查才發現是緊張引發壓力型胃潰瘍。
2025-04-16 00:10
體重高達120多公斤的林先生是一名業務經理,鮮少關心自身三高,直到去年底出國洽公,隱約發現腳底「痛痛的」,結果步行整天回到飯店,才赫然發現白色鞋子「滲血了」,脫襪後嚇見腳底板整層皮幾乎脫落,返國後症狀持續惡化,趕忙掛急診檢查,醫師警告已演變成嚴重糖尿病足,若時間拖太久,「恐怕得截肢」!
2025-04-10 10:36
11歲許小弟連日高燒不退、咳嗽不止,送醫後竟確診罹患「黴漿菌肺炎」,但使用抗生素治療,仍持續高燒不退,甚至併發肋膜積水,情況一度嚴重。所幸經黴漿菌抗生素調整後病況趨穩,順利康復出院。醫師提醒,後疫情時代黴漿菌感染明顯增加,家長須提高警覺。
2025-04-10 09:54
一名35歲的男性業務員,近一年來反覆出現腹痛與腹瀉症狀,經常因腹脹導致食慾不振,不僅影響工作表現,連日常生活也深受困擾。經就醫檢查,透過大小如魚肝油膠囊的「膠囊內視鏡」檢查,意外發現罹患少見的克隆氏症。在接受妥善治療後,症狀已明顯改善,體重也不再持續下降,生活品質大幅提升。醫生表示,小腸疾病較難以利用傳統腸鏡檢查一窺全貌,臨床上會仰賴膠囊內視鏡補足此一盲點,對克隆氏症早期發現與評估病灶嚴重程度有極大幫助。
2025-04-07 10:47
癌症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時,尤其是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常會面臨副作用問題。據臨床發現,約五成的患者會出現皮膚副作用,死亡率甚至高達四成,這使得許多病患因此不敢再持續使用藥物。長庚醫院的研究團隊最近找到了這些副作用的原因,並提出了解決方案。研究團隊指出,研究發現使用抗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生物製劑能有效控制病情。
2025-04-01 10:12
侯昌明主持的Yahoo TV健康養生節目《節氣保健室》每周二下午3點上線,他回憶28歲時曾是工作狂,結果罹患胃潰瘍,吃了快3個月的藥才康復,「那時年輕,工作第1,颳風下雨都不管就是拚命幹活,壓力過大與飲食不規律,罹患了胃潰瘍,從那之後我就告訴自己,不管多忙,飲食一定要規律,不能讓胃空著磨」。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