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2 14:22
《鏡週刊》報導國安會秘書長吳釗燮與外交部長林佳龍的內鬥,兩人不合的傳言再度檯面化。國家安全會議今(12)日表示,這項報導內容多為杜撰不實,亦無妥為查證,事實上國安會及外交部溝通合作緊密,類似報導對所有正為國家相關工作努力的團隊極不公平,更損傷國家利益,令人遺憾。
2025-11-12 07:00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應該如何看待二十世紀中葉台灣受難的中共地下黨員?他們是英魂還是死有辜的共諜?新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參加馬場町的白色恐怖秋祭而讓人重新思考這個問題。這是涉及轉型正義,更關乎台灣目前國家安全的大哉問。
2025-11-11 16:44
總統賴清德今(11/11)日出席全國工業總會舉辦的「第79屆工業節慶祝大會」,面對工商界高度關切的台美關稅談判,他親自掛保證,「目前缺臨門一腳」,台灣的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爭取稅率下降、不疊加,而232條款可取得最惠國待遇,此外,他也向產業提出三大訴求,企業幫員工加薪、設立托嬰中心或幼兒園來解決少子化問題,以及「工業報國」,業者投入國防自主,帶動產業升級發展轉型,國家安全更有韌性。
2025-11-11 07:10
彭博(Bloomberg News)報導,知情人士透露,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擬強制成員在其行動網路設備中,逐步移除中國的華為與中興通訊產品。
2025-11-10 22:40
前總統蔡英文今(11/10)出席第一屆「柏林自由週」(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動,並應邀於「柏林自由會議」,以「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蔡英文提到,近年台灣面對許多不穩定手段,威權政體在歐洲、亞洲使用的手段也很相似。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政策、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時刻,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2025-11-10 17:00
我國防部臉書粉專上週六(11/8)遭蘇丹網友灌爆,烏龍以「中國向蘇丹叛軍出售武器(中國FB-10A短程地對空飛彈)」指責我國防部,似將該粉專誤認為「中國國防部」,經我國防部解釋解除誤會。專家指出蘇丹軍事團體疑透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獲得該武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除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埃及、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也攪動這場15萬人死亡的紛爭。
2025-11-10 14:21
川習會達成貿易協議後,美中陸續暫緩對雙方的管制及調查措施。中國商務部今日(11/10)表示,即起暫停對南韓造船龍頭「韓華海洋」5家美國子公司實施的反制措施1年,並獲得來自韓華海洋的歡迎。
2025-11-09 09:35
副總統蕭美琴應邀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布魯塞爾年會,並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創下我國副總統訪問非邦交國的國會的記錄。涉外人士透露,外交體系籌備1個多月,面臨中方施壓,但幸獲國際友人協助,全程保密到家,原本蕭美琴還以為是視訊演說,直到最後才得知將親赴布魯塞爾現場。
2025-11-09 07:10
台灣的海底電纜不時傳出遭人為破壞,遭質疑是灰色地帶作戰。過去,台灣受到破壞的是通訊海纜,事實上電力海纜則在能源轉型中暴露新風險。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DSET)近期發布2份報告指出,台灣近年海纜受損多與中國相關,而全球高壓電纜市場也日益依賴中國供應,當法律管轄模糊、維修量能不足與供應鏈集中,使台灣在通訊與電力兩端皆陷脆弱。
2025-11-08 22:01
近年屢發生共諜、國安案件遭判無罪或輕判,引發社會議論。檢察官林達今天表示,目前普通刑事法庭,缺乏足夠專業國安法官承審,除增設國安專庭,也應展開國安法制研究學門,建構法界對國安法制的共識,並應用到判決實務基礎。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