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4 18:01
流感、諾羅病毒與腸病毒高峰期,除了口罩酒精之外,抗菌產品登上熱搜,不過,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今(2/14)示警,其實標榜「抗菌」的產品可能掩藏「三氯沙」成分,此成分進到人體後,反而刺激腸道發炎,長期使用下來有造成大腸癌風險,提醒民眾在購物前應留意成分。
2025-02-13 12:32
投入視神經修復研究超過20年的花蓮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榮坤,憑藉「長效型GP-01玻璃體注射療法:視神經損傷治療之突破性技術案」,榮獲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殊榮。他是目前全世界最早使用這項治療法的眼科醫師,為視神經受損以及有失明風險的患者,帶來重獲視力與光明的機會。
2025-02-13 10:47
近期流感疫情仍在流行期,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上週流感就診人次高達18.1萬,創下近十年流感季最高紀錄。對此,中華民國中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13)日召開記者會,指出「清冠一號」可有效抑制A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降低過度發炎反應,改善肺炎症狀。專家呼籲,透過疫苗接種、良好衛生習慣及中西醫整合治療,可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2025-01-15 11:09
由壓力引發的腸道慢性發炎,導致腹瀉、消化不良,幾乎是不少現代人擁有的疾病。不過,此問題現在有解方了!清華大學今(15日)表示,生醫學院助理教授邱于芯與國衛院生技藥研所所長謝興邦組成的生物、化學跨領域研究團隊,找到關閉腸道細胞表面離子通道的機制,成功研發出抑制發炎分子釋放的藥物,為治療帶來新希望。這項研究成果更登上知名國際期刊《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
2024-12-31 10:54
對抗疾病將有新方法。清華大學研究發現,透過光照,可讓在人體內快速移動的細胞運輸泡泡,有如中了《哈利波特》中的「定身咒」一樣靜止不動,清大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林玉俊指出,這項突破能幫助科學家控制胰島素分泌、營養吸收、神經傳導,甚至病毒入侵,為多種疾病的治療帶來希望。
2024-12-14 17:04
一名39歲男性因腎臟功能衰退、失眠就醫。發現他血鉛過高,不過,做完食物日誌以及當地飲用水檢測都沒有發現鉛的來源,在大家一籌莫展之際,有一位醫生發現男子洗澡用的搪瓷浴缸有磨損了,由於該名男病患習慣坐著洗澡,其陰囊的皮很薄,鉛就這樣鑽進他的體內。
2024-11-29 10:52
台大醫院與中央研究院在不孕症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現14名不孕婦女的腸道中存在一種名為「無害梭菌」(Clostridium innocuum)的細菌,這種細菌會導致黃體素不足,進而影響胚胎著床。即使通過口服補充黃體素,這些婦女仍無法順利懷孕。
2024-11-28 14:45
台塑生醫今年推出「台塑生醫微光眼鏡(FORMOSA OLED LIGHT THERAPY GLASSES)」,利用光照調節褪黑激素分泌量、修正人體生理時鐘,且穿戴式設計突破傳統設備限制,獲得2025年台灣精品獎。台塑生醫表示,微光眼鏡不僅是技術突破,更代表在醫療科技領域邁進新一步,結合自身製造專業、學術研究及醫院臨床試驗資源,合作推動創新裝置,為提升人類健康與安全作出具體貢獻。
2024-10-28 16:02
民進黨立委郭昱晴今(10/28)邀集跨黨派立委、民間團體、農業部召開記者會,成立「動物好生活協會」,共同聽見各方為動物發聲決心。郭昱晴公布5大關注議題,如「實驗動物增獎懲、更透明」、「展演動物要盤點、訂規則」等,盼實質保護台灣動物的生存、生活權。農業部動物保護司司長江文全回應,《動物保護法》立法二十餘年,至今修正15次,幾乎年年有修正,表示我國動物權益極獲重視,動物保護司將盡力尋求最好解方。
2024-10-28 14:12
馬鈴薯、番茄、茄子富有大量維生素,也是日常常見健康食材,不過腎臟科名醫江守山分享,這些蔬果內含微量龍葵鹼,恐怕部分患者身體出現不適,他曾遇過一名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某次大量吃茄子,讓原本控制良好的關節炎又發作了。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