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08:20
主計總處統計,2024年我國非典型工作者80.4萬人,只有12.9%想改做「全時、正式工作」,15至24歲年輕人想轉正職比例更低約僅1萬人,其中,有一些年輕人是因為追求自主性,且薪資收入與正職差距不大,甚至更好,但也有許多是就業困難的弱勢青年,需要更多關注與資源協助。《太報》透過非典工作青年專題,深入探討現況制度問題及未來可努力的策略方向。
2025-11-10 08:15
從事非典型就業工作青年,想要在生活與工作間找到平衡,但從長遠來看,後續職涯發展、生活條件該怎麼規劃,才能實現自我、發展自我?
2025-11-10 08:10
非典勞動不受制於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看在外人眼裡「想做就做,想休息就躺平,」有高度的自由,還可以將人生志趣變現成金,成為許多青年追逐的潮流,但為什麼還是有人在正職工作與非典就業中不斷「來來回回」?若無視非典就業背後潛藏的血淋淋痛點,是否也落入變相剝削?
2025-11-10 08:05
非典型工作的內容五花八門,從超商打工、跑外送、臨時工到接案創作、演出都在這個範疇裡,儘管有不穩定、缺乏保障的隱憂,但反過來,亦有許多工作就是以非典型方式為主力,《太報》的「非典工作青年」系列專題,訪問第一線工作者經驗,談有人在其中如魚得水,或有人藉此機會重整人生。
2025-11-10 08:00
全台灣如今有19.8萬青年從事打工、兼職、自由業等非典型工作,其中有意願轉為正職者不到15%,他們不少是希望追求時間自由,或想追尋自我價值,然而實際上又有多少人真的如願以償?《太報》與關心青年的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藉由訪問第一線的青年心路歷程,與相關專家、學者意見,呈現這條追求自由之路上的各種相貌。
2025-11-10 06:00
美國政府關門現轉機,美股7日主指跌幅聞訊收斂,但四大指數終場仍漲跌互見,台積電ADR跌0.95%。台股近期因權值股大多承壓,失守28000點大關,更失守月線,不過,投信法人看好,受惠AI需求和美元走勢,第三季財報季有望上修,搭配第三財報與明年展望,加上作夢行情,大盤經過震盪整理後將迎來另一波上漲。
2025-11-10 00:30
AI泡沫化警報再起,美股「聰明錢」悄然離場看戲? 前瑞銀分析師、騰旭投資投資長程正樺表示,過去兩個月不知被問了多少次:「AI泡沫何時會破?」?從閒置算力、規模、估值、基礎建設限制,如果以2000年泡沫為例,現在最多在1998年,明年還有1999的末日狂歡可以體驗。2027當然相對風險會大得多。
2025-11-09 13:12
號稱台灣最富人情味、最好吃的「台灣米倉田中馬拉松」今(9)日於彰化縣田中鎮盛大登場。富邦金贊助田中馬拉松至今已邁入第6年,持續結合Run For Green跑步植樹倡議,積極攜手田中馬拉松推動各項綠色永續作為。
2025-11-09 08:30
今年是越戰結束50週年,處於共產黨統治下的越南在越戰結束約10年後開始採取的經濟開放逐漸見效。越南近30年來的國內生產總額(GDP)成長51倍,得益於蘋果(Apple Inc.)和三星(Samsung)的投資,是東南亞國協裡對美國出口額最高的國家。越南正努力吸引更多高技術人才回流,然而越南勞工在國外頻傳逃跑,開始成為外國治安的破口。
2025-11-09 07:45
護國神山台積電研發團隊現已突破1萬人,2024年研發費用達到63.61億美元,成為台灣首家研發經費超越2千億台幣的跨國企業,甚至遠超過MIT麻省理工學院一年的研發經費。多年來,研發費用佔營收比率始終維持在8%左右,這是創辦人張忠謀對研發團隊的期許,因為唯有堅持「技術領先」(Technology Leadership),才能坐穩晶圓代工世界第一寶座。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