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1 13:42
英國《金融時報》週二報導,歐盟正考慮將乙醇歸類為會增加癌症風險的危險物質,可能導致多種乾洗手產品及醫院常用的多種洗手液與清潔劑被迫下架。
2025-10-15 12:56
衛福部國健署上個月審核2家國際加熱菸商,包含14 品項加熱菸及4款組合元件通過,今(15)日發布新聞稿強調,無論是傳統紙菸、電子煙,還是加熱菸,都會讓人上癮、損害肺部、甚至影響大腦發展,並提醒所有菸品皆有害健康,別讓健康輸在一時好奇。
2025-10-08 12:53
2019年至2023年,與新興毒品相關的死亡案件,平均年齡30歲,其中檢出的新興毒品成分排序,「喵喵」自2021年起,排序第1。40歲的趙姓男子,涉嫌自中國運輸「喵喵」先驅原料來台,桃園地檢署在掌握情資後,逮捕趙男並扣得第四級毒品「1-甲基苯基-1丙酮」6大桶,毛重150公斤,檢察官將趙男聲押禁見獲准後,日前依涉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運輸第四級毒品等罪起訴,同時將這毒品採樣後全數銷燬。
2025-08-26 14:34
台北市衛生局近日公布「114年度市售食品塑化劑含量監測」結果,共檢驗 25 件膠囊錠狀食品、油脂類及嬰幼兒食品,僅 1 件產品超標,即在北投區振生大藥局抽驗的「六鵬魚油軟膠囊」,檢出「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濃度達6.31ppm,遠超過0.6ppm的指標值,衛生局已勒令販售地點全面下架。
2025-08-13 21:29
現代人講求健康養生的飲食習慣,希望餐點可以低脂、無糖、少油,但這些主打的訴求真是對人體健康嗎?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就在臉書粉專指出,腸道菌群不僅幫助消化,還牽動人體免疫系統、代謝能力、情緒穩定甚至大腦功能,而那些標榜無糖、低脂的食品,若含有人工甜味劑、反式脂肪、乳化劑、防腐劑、色素等,其實會慢慢摧毀人體最重要的腸道系統。
2025-07-24 20:43
丹娜絲颱風橫掃南台灣,導致嘉義、台南多處水上太陽能光電場遭受重創。環境部統計,本次風災造成約14.5萬片光電板受損,截至目前仍有12.5萬片尚未清除。環境部長彭啓明今(7/24)向業者下最後通牒,必須在8月1日前全數清理完畢,否則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祭出最高300萬元罰鍰。
2025-07-23 20:52
上週被美國總統川普點名,宣稱已「建議」更改配方的可口可樂,22日「從善如流」的宣布,將在美國推出使用蔗糖而非高果糖糖漿的新款可樂。
2025-07-11 12:50
北投國中女子壘球隊7月底將代表台灣赴美參加2025年U16世界大賽,卻在出發前爆發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共9名學生出現嘴唇發麻、皮膚發癢等過敏症狀。台北市衛生局今(11)日指出,事件涉及多餐共食,包括外食及自行烹煮的午、晚餐,共有9名學生出現不適症狀,部分人出現嘴唇發癢、發麻等過敏反應,並初步懷疑午餐與晚餐中都有的茄子為導致症狀的原因,不過仍需等待調查確認。
2025-07-03 11:55
歐洲持續遭初夏熱浪侵襲,多地氣溫超過40℃,至週三(7/2)已出現至少9名罹難者,包括西班牙4人、法國3人、義大利2人,其中數起案例是前往觀光度假的遊客。多國發布高溫警報,瑞士一座核電廠甚至被迫關閉反應爐。
2025-06-25 14:36
塑膠微粒已成為台灣人選擇食物、生活用品的評判標準之一,就怕影響生態與身體健康。法國食品安全機構於6月20日公布最新研究報告,揭示玻璃瓶的飲料,所含塑膠微粒竟比塑膠瓶裝還多,讓研究人員相當驚訝。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