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藥署長姜至剛。游騰傑攝
國內新冠疫情連續七週升溫,疫情高峰預估單週恐飆至15萬至20萬人確診,然而民眾卻頻頻反映「買不到快篩」,引爆防疫物資荒的疑慮。對此,衛福部今(28)日於立法院坦承,因疫情此前趨緩而減產。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表示,今日起先行釋出4萬劑快篩鋪貨,一周內供貨量可望補齊至60多萬劑。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昨宣布上週新冠門急診就診4萬1402人次,較前一週1萬9449人次增加113%,已連續七週上升,並高於去年同期,去年同週為2萬3555人次;上週新冠併發重症新增102例、死亡新增19例,均為今年單週新高。
衛福部長邱泰源今日出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專案報告時坦言,家用快篩試劑缺口主要是因為廠商先前因為沒疫情而停產,現在監測疫情升溫,也旋即馬上啟動相關整備。他強調,目前藥物與疫苗庫存充足無虞,快篩則已緊急啟動配貨至連鎖藥局與超商,如萊爾富、全家、康是美可購得,7-ELEVEN亦將加入鋪貨行列。
對於疫情規模迅速擴大,國民黨立委王育敏在質詢中指出,疾管署最新預估本波疫情高峰,單週確診人數恐達20萬人,遠超原本估計的7至8萬人,數字瞬間調高,並表示該波疫情來得又急又猛,可能呈現「1人感染全家中」的情形,但相關防疫物資如快篩都買不到,並問什麼時候量能能趕得上?
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補充說明,自5月9日接獲疫情訊息後,已與廠商面對面協調,同時強力要求廠商,並進一步指出,今日有4萬份快篩舖貨出去,一週產能也能達到60多萬份,預計本週量就可以補起來。此外,因應新冠變異株,對於快篩準確性問題,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強調,目前所有快篩都可針對現存變異株檢驗;至於疫苗配送,他說每週2次會詢問衛生局,有需要會及時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