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西省桂林的爛尾樓。路透社
中國房市泡沫破滅至今,仍在持續拖累中國經濟,然而留下的餘屋數量極度驚人,至少要消化好幾年才有可能開始恢復正常。彭博新聞報導,在先前「試點」進行失敗後,北京當局現在準備全面動員國有中央企業,收購爛尾餘屋,加快收拾這個爛攤子。
彭博新聞週四(14日)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由於先前依賴地方政府的收購爛尾屋計畫成效有限,中國現在準備動員中央政府所屬的國有企業,投入收購建商手中的未售房屋。
知情人士說,監管機構計畫要求包括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在內的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和不良資產管理公司,協助消化過剩的房屋庫存。其中一位消息人士指出,這些公司將可動用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去年為此計畫撥款的3000億人民幣(約1.253兆台幣)資金。
這項仍在討論中的舉措,可能加速消化中國4.08億平方公尺的過剩房屋庫存,這些過剩房屋面積比美國底特律市還大。知情人士在3月份透露,官員們並且考慮取消該收購房屋的價格上限,以加速收購進程,改善開發商與國有買家的財務狀況。
儘管此舉可能提振市場情緒,但由於不良資產管理公司本身的財務狀況也捉襟見肘,能力恐怕有限。此計畫推出之際,中國房地產市場目前也正面臨中國恆大集團股票下市、百大房企新屋銷售量也已連續兩月下跌超過20%。
中國人民銀行於2024年5月啟動了一項全國融資計畫,協助地方政府的企業收購未售房屋,並在幾個月後表示將擴大該計畫。然而,根據本月初彭博產業研究的一份報告,該計畫進展緩慢,迄今使用的貸款不到撥款量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