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指出,黑巧克力比白巧克力對人體更有益。取自PIXABAY
巧克力常被用來傳遞愛意或犒賞自己,甜中帶暖,但你吃進去的,究竟是健康還是熱量炸彈?衛福部部立台北醫院營養師宋佩蓉提醒,市面巧克力種類繁多,從成分到營養價值差異極大,並整理出4大原則供民眾參考,選對巧克力不僅能兼顧美味,還有助健康!
宋佩蓉指出,推薦民眾首選食用黑巧克力,因含有較高比例的可可固質,富含多酚與類黃酮,能調節免疫、抗發炎、保護血管內皮,進而改善血壓與心血管健康。此外,含有色胺酸、礦物質與維生素,有助安定情緒、穩定血壓及促進新陳代謝。
同時,黑巧克力中的可可鹼與咖啡因也可提神醒腦、增加專注力;相較之下,牛奶與白巧克力可可含量較低,糖分與飽和脂肪比例較高,營養價值也相對較差。
其二,盡可能挑選成分愈加單純的巧克力產品。宋佩蓉提醒,民眾選購時,可翻開成分標示查看,選擇「可可膏、可可脂、少量糖」為主要原料的產品;避免選擇添加「代可可脂」、「氫化油脂」及「人工香料」等加工成分,以免攝取過多反式脂肪或非天然物質。
然而,即便是高品質巧克力,也不能毫無節制。宋佩蓉建議每日攝取量以30公克為限,約2至3小塊,適量食用不僅能提升幸福感,也能避免熱量攝取過多導致肥胖與慢性疾病;同時,過量攝取可可鹼與咖啡因可能引發失眠與心悸等副作用。
另外,糖尿病患者、腎病患者等特殊族群須特別注意,需控制血糖者應避免含糖巧克力,可改選以赤藻糖醇或甜菊糖製成的無糖巧克力,並控制攝取量;由於巧克力鉀與磷含量較高,腎臟病患者最好也避免食用,以免影響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