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屏東已為台灣承擔核電40年」 莊瑞雄推核廢料桶道具入場:不該再延役核三

    2025-08-15 19:52 / 作者 陳怡穎
    公民投票第21案意見發表會,反方代表莊瑞雄推著核廢料桶道具入場。李政龍攝
    「核三延役」公投第5場意見發表會今(8/15)日登場,民進黨立委莊瑞雄以反方代表身份出席。他進場時推著一只大型黃色核廢料桶道具,強調「每個人都要捍衛自己的家鄉」,象徵屏東已為台灣承擔40年核電歷史和風險,不應再延役。

    莊瑞雄指出,核三廠反應爐在外地人眼中或許像兩顆鳳梨般新鮮,但對在地居民來說,是每天窗外的現實,和心酸的壓力。屏東擁有從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到太平洋的珍貴三面臨海環境,景色獨一無二,「來過的人都捨不得離開」,但卻長期承受核電廠潛在危險,因此不應再延役。

    他直言,台灣電廠選址長期落在偏鄉,因人口少、反對聲音弱,使地方承擔了更多風險與環境負擔。莊瑞雄質疑,若未找到永久儲存場就延役,意味現有逾1萬桶高階核廢料將繼續留在屏東,「這就是告訴屏東人,核廢料會永遠放在這裡」。

    他反問,若小型核電廠真如支持者所稱先進、安全,為何不設在人口密集的台北?並點名「慈湖37公頃、中正紀念堂25公頃,你那麼愛,就自己蓋一座,看附近居民會不會同意」。

    莊瑞雄批評,能源政策常以「鄉下法」取代理性科學,即將不受歡迎的設施設於人口少的地區,降低阻力卻犧牲公平。他強調,不能讓少數人長期承擔多數人的用電風險,政策更不該建立在城鄉不平等上。

    他呼籲民眾,政治人物立場會因利益與時勢而變,但對家鄉的情感與安全必須堅守,「不要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屏東人要的只是安居樂業,不該再被迫承擔另一個40年」。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