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Pexels免費圖庫
青少年常被認為是「數位原住民」,自幼習慣接觸網路。不過英國一項最新民調顯示,約半數年輕人寧可活在沒有網路的世界。
《
衛報》報導,這項調查訪問的16至21歲青少年當中,近7成在花時間滑社群媒體後自我評價更低。有5成受訪者支持「數位宵禁」,限制他們在晚間10時以後存取某些應用程式和網站;46%的人甚至表示,他們寧願年幼時的世界完全沒有網路。
這項調查是由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進行,共訪問 1293名16至21歲青少年。有四分之一受訪者每天耗費4小時在社群媒體上;42%的受訪者承認曾向家長謊報他們在網路上做的事情;42%坦言曾在網路上謊報年齡;40%承認有備用或「拋棄式」社群帳號,而27%的人則表示,會在網路上完全假裝成另一個人。
有多達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說,Covid-19疫情導致他們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有68%受訪者坦言,他們覺得花時間在網路上有害自己的心理健康。
調查還顯示,27%的受訪者曾在網路上與陌生人分享自己的位置。
英國科技大臣凱爾(Peter Kyle)先前曾暗示,政府正在考慮針對TikTok和Instagram等應用程式設定強制關閉時間是否可行。
英國防止虐待兒童協會(NSPCC)的兒童網路安全政策經理葛溫德(Rani Govender)則表示,雖然數位宵禁有幫助,但若無其他配套措施,無法阻止兒童接觸網路上的有害內容。
她表示,企業和政府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孩子們使用「更安全、更不易上癮的網站」。
自殺防治慈善機構「莫莉羅斯基金會」(Molly Rose Foundation)執行長布洛斯(Andy Burrows)則說:「很明顯,青少年已意識到上網的風險,更重要的是,他們希望科技公司採取行動來保護他們。」
布洛斯表示,演算法提供的內容可能在青少年並未犯錯的情況下,讓他們陷入「有害且令人痛苦的資訊無底洞」。他認為應加速制定新法,「將孩童和社會的需求置於大型科技公司的需求之前」,將社群媒體的安全設計納入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