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公幼特教資源不足!綠委點三大問題 要求教育部檢討

    2025-04-17 12:58 / 作者 張智凱
    立法委員林月琴(中)與全國幼教產業工會理事長許文菁(左)今召開記者會,呼籲教育部應強化學前特教資源布建。張智凱
    民進黨立法委員林月琴與全國幼教產業工會理事長許文菁今(4/17)舉行記者會指出,政策仍面臨特殊需求專業不足、程序被動冗長、減額與時數核定標準不一等問題,要求教育部應積極檢討改善,提供第一線教保人員實質有效的協助。

    林月琴表示,近年來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越來越多,一般幼兒園老師非特教專業,在師生比吃緊的情況下,既有的巡迴輔導量難以滿足需求。

    許文菁提到,以特教助理員為例,新北市多數的個案一個學期只給到30到80小時左右的入班時數,還有的縣市甚至每天只給0.5小時的入班時數,各類專業團隊每個學期也只有2到4小時的入班時數。而巡迴輔導老師則是需要一個人負責30到45個個案,而他們的時間只有兩週。

    鑑定程序上,林月琴認為特教生身份認定的程序被動且冗長,幼兒早療聯合評估人數多,至少需等待半年以上才能確認結果,老師也沒有決定評估與否的權限。許文菁提到,即使老師發現孩子需要早療資源,但幼兒園也無法代替家長決定孩子是否要作出評估及申請資源,這不僅是在耽誤孩子成長,也讓教保員陷入孤立。

    林月琴又提到,各縣市特教中心對助理員時數核定標準不一,各校分配運用方法不一,未能直接回饋到個別學生,且助理員二次申覆核發時間過久,經常需要超過一個月,教育現場等待期苦無資源,嚴重影響教保品質。

    教育部回應表示,普通班學生師生比從112學年度起已逐步調整至1比12,巡輔班和資源班調整到1比15,特教班部分則是1比4,未來將會和地方政府持續瞭解他們各學年的達成進度。在巡迴輔導部分,則是希望在後續這一期的特殊教育計劃中強化對巡輔老師的支持與監督。

    教育部表示,本學年度核給地方政府的經費有增加補助經費的額度,希望透過經費的增強增加核定給各幼兒園的服務時數。鑑定程序上,過去幾年都有進行宣導,鑑定安置的部分不要拿醫院的醫療報告作為鑑定的必要文件,以減少孩子等待鑑定安置的時間。

    林月琴質疑,教育局為何不願意公開特殊生的數據,如果看不到數據要如何知道真正的問題在哪裡?。林月琴又提到,有基層反映在核定時數時,宜蘭縣相對比較寬鬆,較容易獲得更多時數,而台北市相對嚴謹,給學校的時數就比較低。林月琴又強調,既然是要「零拒絕」,那就不能讓22個縣市分配時數時所核定的準則有所不同,要做到地方上的一致性。

    林月琴與全國幼教產業工會呼籲,除調整師生比,教育部更應考量整體人力配置情形,針對幼幼專班、課後留園、行政人力調配進行全面檢討評估,同時增加特教助理員時數,建立專業分類與應對機制,確保專業知能符合學生需求,並落實《特殊教育法》第20條規定,研議校方主動開啟評估程序的可行性。
    張智凱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