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地檢署。呂志明攝
詐騙手法再進化,詐團成員透過電信業者在台灣成立轉接機房,成功繞過國際電話語音警示機制,以假檢警的老梗手法詐騙被害人,再將詐騙所得找合作的通路商購買手機再轉售他人進行洗錢,有近20人受騙、累計詐騙金額達2000萬餘元,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李姓電信業者及人頭門號提供者、收受手機轉賣者、轉接市話申辦人共7人,涉犯《刑法》詐欺取財、《洗錢防制法》等罪,依法起訴。
檢警查出,李姓電信業者及其2名員工,在台灣租用多處房屋並找人頭申辦市話,設置轉接機房,協助詐欺集團成員以境外來電方式致電被害人。詐團的犯罪手法為假冒金融機構、警察局或地檢署名義,聲稱被害人涉及犯罪,要求交付提款卡及密碼以配合調查。
這些被害人依詐團成員指示交付提款卡、密碼後,經集團成員提領一空,或以人頭電話註冊會員帳號後,向各大購物網站購買手機,以帳戶內的存款支付價款,再將手機轉賣他人以進行洗錢,總計被害人數近20人,詐騙金額新台幣2000萬餘元。
新北地檢署企業犯罪專組檢察官陳佳伶指揮新北市政府警察局中和分局,日前發動搜索行動,同時拘提李姓電信業者等5人到案,另傳喚2名被告到場查證,經檢警調查後,認為李姓電信業者及其2名員工,人頭門號提供者、收受手機轉賣者、轉接市話申辦人共7人,涉犯《刑法》第339條之4第1項第2款三人以上共同詐欺取財、《洗錢防制法》第19條第1項後段一般洗錢,以及《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第43條前段特殊加重詐欺取財等罪名,依法提起公訴。
新北地檢署指出,涉案的詐團利用轉接機房技術,成功繞過國際電話語音警示機制,假冒官方機構進行來電詐騙。他們以謊稱涉及洗錢或刑事案件為由,要求民眾配合監管帳戶,並強調偵查不公開、不可告知親友等話術進行犯罪,民眾對此類犯罪手法提高警覺,尤其在接獲不明來電時,應謹慎求證,以避免受騙。
此外,新北地檢署「打詐預警中心」,將秉持「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的指導方針,持續與相關機關合作,加強清查此類轉接機房,全面瓦解電信詐欺集團,保障民眾財產安全。民眾如遇疑似詐騙情形,可即時向警方報案或撥打反詐騙專線165求助,共同打擊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