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版晶片法案」通過初審 各國補貼細節比一比

    2022-12-12 16:56 / 作者 戴嘉芬

    立法院今(12日)進行《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第10條之2及第72條條文審查,即外界俗稱的「台版晶片法案」。此草案目前已進入朝野協商的最後階段,若本會期順利通過,可望在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



    半導體成為全球兵家必爭之地,歐美日韓都有各自推出「晶片法案」,希望鼓勵扶植當地半導體供應鏈,外界關切,台版晶片法案與他國相比,是否提供更高的補助金額,且適用更多企業?經濟部表示,此法案是以租稅減免方式來提供補助,只要是在國際供應鏈居於關鍵地位的公司,都可以來申請。以下為各國晶片法案與台版的差異:




    圖片
    經濟部長王美花強調「台版晶片法案」目的是確保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重要性。此法不會針對單一公司或產業來進行補貼。廖瑞祥攝




    台版晶片法案



    「台版晶片法案」由行政院在11月7日通過,係針對在我國境內進行技術創新,且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不限相關產業別,只要符合一定條件者,提供史上最高的研發及設備投資抵減。



    所謂「符合一定條件」,意謂申請企業須符合相關標準,如研發費用和研發密度達一定規模,這兩項將在子法中訂定。研發費用規模門檻朝100億、70億元、50億元三個選項擇一訂定,目前在台灣研發費用達百億規模僅台積電、聯發科、聯詠等3家。70億元規模則多了聯電、日月光、南亞科、群聯、瑞昱等9家,若門檻降為50億元,則受惠業者更多。



    另外,適用要件中還包括「有效稅率」在112年度須達12%以上比例,113年度須達15%。



    在優惠項目部份,台版晶片法案為前瞻創新研發支出設備投資抵減提供25%租稅優惠,但單項投資抵減不能超過當年度營所稅30%,若為兩項則不能超過營所稅50%。另有5%抵減優惠則可用於購置製程中全新機器或設備支出,無上限規定。



    美版晶片法案



    美國參眾兩院於今年7月底通過《晶片法案》(CHIPS Act),提供390億美元補助建廠或半導體設備,投資抵減率25% ,每案最高30億美元;另外130億美元則用於研發,為美國半導體生產挹注520億美元(約1.5兆元台幣)的政府補貼。補助案的整體規模將達2800億美元,該法案已由總統拜登簽署後正式實施。



    美國《晶片法案》不僅涵蓋晶圓製造研發與建廠補助、稅務優惠補貼等,同時也提出附加限制條款,擬針對獲美國國家補貼的公司,限制獲補助期間不得在中國投資28奈米以下製程技術,以確保該法案對美國半導體產業競爭力的保護。目前美版《晶片法案》進度超前,是各國晶片法案中最快實施的。



    日版晶片法案



    日本政府於2021年11月公布半導體產業復興執行計畫,透過修正「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法及特定高度情報通信技術活用系統開發供給導入促進法,分別授權撥款並規範適用範圍及條件,現已追加預算匡列6000億日圓(約1,346億元台幣)補助經費,提供國際重要半導體赴日設廠費用50%補貼。



    歐洲晶片法案



    歐盟執委會在今年2月公布「歐洲晶片法案」(EU Chips Act),規劃至2030年提供110億歐元資助半導體研發、設計與製造技術開發,待歐洲議會及歐盟理事會審議通過後實施,將動員超過430億歐元(約1.3兆元台幣)的公共和民間投資,用於晶片研究開發項目及提供半導體新創投資。



    韓國晶片法案



    韓國在去年公布「K半導體戰略」,並修正通過《租稅特例限制法》,增訂提供符合國際戰略技術項目較優惠的研發與設備投資抵減率。其中,大企業享有最高的抵減率分別提高至研發投資40%、設備投資10%,中小企業則分別提供至研發50%、設備20%的抵減率。此國家戰略技術包括半導體、電池、疫苗34項技術,其中半導體技術項目涵蓋記憶體、設計/製造/封裝、材料/零件/設備等共計20項;預計補助總金額達510兆韓元(約11.7兆元台幣)。




    戴嘉芬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