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新莊分局巡佐王聖傑(右)、板橋分局王閔南是熱血尋人員警。李政龍攝
失去蹤跡的人到底去哪裡了?他還在這個世上嗎?他過得好不好?有沒有想家?有沒有掛念著誰?為什麼了無音訊這麼多年呢?而親友們的憂心思念,就像在時間長河裡找不到明確座標安放,他們的心情又該如何排解?在新北市新莊分局巡佐王聖傑、板橋分局防治組員警王閔南經驗中,失蹤者離家的理由百百種,為情所困、欠債逃跑、被家暴、精神疾病、無法負荷的家庭與工作壓力,更有被歹人拐賣、出養國外等等,他們理解每個人都有故事,最重要的是,他們在意這些故事是否有個圓滿的結果。
王聖傑與王閔南投入尋人17年起跳,對「助人回家」的信念仍不變,無論個案是生是死,他們埋首失蹤人口、身分不明的系統中,將各自獨立卻又巧妙相關的線索串聯在一起,憑的是熱情與耐心。他們研究無名屍特徵,從蛛絲馬跡尋找沒有名字長達20多年精神病患真實身分,歷經揪心、難過、釋懷、了解等等心情,他們為宜蘭南澳穿著女裝的男性無名屍找到家人,確定新莊行李箱屍案的死者身分……。
家暴、情傷、挫折壓力 「自願失蹤」者多於非自願
你看過派出所牆外的公告欄嗎?上面偶爾張貼「尋人啟事」海報,有襁褓中的嬰兒 ,有眼睛充滿心事的青少年,也有面無表情的青壯年,及茫然的老人們。他們失蹤的年份不一,累積失蹤時間從幾個月到20、30年以上都有。
一張海報上,匯集了全台各地各式人生。
王閔南和王聖傑解釋,失蹤可分「自願失蹤」及「非自願失蹤」兩類,而內政部警政署制定的《失蹤人口查尋作業要點》中,也分「一般協尋」與「緊急協尋」。
然而,失蹤人口報案成立條件有明確規定,失蹤者需要設有在台戶籍,且行方不明,只要符合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案:「隨父母或親屬離家」、「離家出走」、「意外災難(山海空難)」、「迷途走失」、「上下學未歸」、「智能障礙走失」、「精神疾病走失」、「失智症走失」、「天然災難(如地震)」、「其他原因」。
而所謂「緊急協尋」,範圍包括「罹患重病者」、「有自殺傾向」、「有被誘拐脅迫之虞者、「未滿七歲者(家屬擅自帶離除外)、「七歲以上未滿十二歲且領有身心障礙證明者(家屬擅自帶離除外)」、「其他重大急迫情事,有緊急查尋之必要者」。
尋人的目的是什麼?「有人在等你回家!」
王閔南分享,1997年踏入警界,曾待過保一總隊、台北保安大隊、金門縣長隨扈、板橋後埔派出所,後來在派出所服務時被指派負責尋人業務,他想著,自己的失智阿公也曾走失過,在便利超商被尋獲平安回家,所以他抱持著同理心開始投入服務,「我體驗過家人走失的焦急,找到阿公後心裡真的很感謝,所以我也想要幫助失蹤者和家屬。」
後來,王閔南愈查愈有心得,2002年主動報考全國警政署戶口組尋人小組接受更專業的訓練,一路從學員到組長,至今超過23年,目前與王聖傑是新北市警察局尋人種子教官。
王聖傑則是17年前開始接手尋人任務,歷經一些內部波折,他曾暫時擱置1年,受到新長官鼓勵找到王閔南精進學習,兩人就此結識。
王聖傑還記得自己協尋的第一個案件即與無名屍有關,「我那時覺得自己要學習的事情很多,尋人真的很冷門啊,成就感和其他業務不太一樣」,也因為如此,他現在能笑著說自己樂在其中。
王聖傑(右)與王閔南互叫對方學長,皆對尋人非常熱情。李政龍攝
事實上,王閔南與王聖傑各自還有其他工作任務,尋人僅佔一部分,但他們尋人的熱忱超乎想像,常常利用下班、休假時間研究案件,怕家屬不願麻煩還「到府服務做DNA」、與相關人聯繫找尋線索,甚至自掏腰包買高鐵票請家屬北上協尋等等,尤其王閔南還與部分家屬長期聯繫,關心他們的生活。
目前兩人經手的案件已無法隨即估量,有些已順利結案,有些明明幾乎已確定身分卻無解,或有被親友拒絕,暫時沒有緣分破解的案子。
王閔南感慨地說道,「我們最怕遇到警方不想放棄,但家屬想放棄的狀況,我理解,他們擔心希望帶來更多失望。」
每年失蹤近2.4萬人 交集該如何串起?
事實上,近5年來,每年全台失蹤人口數平均落在2萬4000人,數十年來又累積數千筆無名屍名單,警方龐大的尋人業務似乎沒有完結的一天。
王閔南分享幾個感傷的故事。
2010年12月,一具成年女性無名屍出現在台北忠孝橋附近,由於長期間泡水,遺體狀況並不好,皮膚呈灰黑色、浮腫等等,已無法清楚辨識五官,全身僅剩一件底褲,沒有其他能辨識身分的線索,被法務部列為無名屍下葬公墓。
時隔12年,王閔南在無名屍紀錄系統中發現此案,跑去比對失蹤人口系統,沒有頭緒,擱一陣子又突然想起「失蹤滿七年可向法院聲情死亡宣告」規定,他趕緊查詢相關系統一一比對資料,發現2010年11月有一名北漂護理師被爸爸通報失蹤,與遺體出現時間僅相隔1個月,「我看現場資料照片,覺得遺體的狀況和護理師消失時間應該差不多,覺得很有可能是祂。」
王閔南分享北漂護理師確認身分後,親友們終於把她帶回家。李政龍攝
王閔南說明,護理師的爸爸已經60多歲了,老婆和兒子都不在了,唯一的女兒又失蹤,人生坎坷,他再三思量才開口請爸爸協助做DNA確認身分,「我跟這名爸爸聯繫的時候,他原本不想再找了,實在很怕再度失望」,但他不放棄勸說,主動自掏腰包請爸爸搭高鐵北上確認身分。
失蹤12年護理師、穿女裝男屍 背後都有惹淚故事
王閔南提到,這案件一波三折,因男女基因不同,死者DNA無法和爸爸99%相符,為求謹慎,他轉而拜託爸爸的姊妹幫忙,比對結果確認無名屍確實是北漂護理師。「我記得當時請姑姑驗DNA的時候,她好傷心,但她告訴我『還是要把她(護理師)帶回家啊』!」令他十分觸動。
後來,王閔南了解,原來這名護理師可能為情所困,才做了跳橋輕生的選擇。為了協助護理師重返家人身邊,王閔南特別拜託檢察官幫忙,好讓護理師爸爸一天就能辦妥所有法律程序,他也全程陪伴家屬、親友跑公墓、三芝火葬場等地,幾乎繞了雙北一圈,最後,護理師爸爸帶著骨灰回南部。
王閔南為失蹤個案與家屬付出許多,收到許多感謝卡片。李政龍攝
王閔南還曾調查過宜蘭南澳一起年輕男子無名屍案,而祂的遺體被發現時穿著漂亮女裝。 他回憶,這名年輕男子的遺體於2009年7月被發現,他則在2018年開始查,經過比對疑似家屬姊姊和媽媽的DNA,終於確認身分,並聽到令人心酸無奈的故事。
原來,這名年輕男子生前深受性別認同困擾,曾對姊姊傾訴,「但媽媽可能不知道,祂失蹤10年來,媽媽一直沒有放下,祂的房間仍維持原樣,那種思念心情得有多複雜啊」,講著講著他也不禁感傷起來。
王聖傑同樣經手許多無名屍調查,近期最知名的應是新莊紅色行李箱屍體案,後來協助確定死者身分,了解祂來自弱勢家庭,在家中過世後因家人不了解後事流程,將祂裝進行李箱棄屍。另有大安橋的水流屍,身體長蛆、只剩一點肉,或者只有大腿骨的無解案件。
新北市尋人種子教官-新莊分局巡佐王聖傑。李政龍攝
他記得,汐止河邊發現的一具穿迷彩褲的男性無名屍,事隔2年,調查確認身分才找到男子的舅舅,獲知祂與媽媽都是精神障礙患者,因生前無法自理生活很辛苦,而舅舅即便經濟不富裕,仍主動承擔母子倆照顧責任,將祂送進基隆安養機構接受更妥善的照顧,沒想到祂一日走失後便是天人永隔,「舅舅對祂真的很用心,想了解精神障礙者去上課,也知道祂們親水,記得外甥有件迷彩褲……」
尋親未能事事圓滿 送養兒跨海找母遭拒認
無名屍的傷心,活的個案的結果,則是有苦有樂。王聖傑分享,他曾接過1通越洋尋親電話,透露朋友幼時被領養送到國外,現在獨立了想請警方幫忙尋找生母,並提供生母名字、新莊等關鍵字。
時隔數十年,找一個人並不容易。王聖傑耐心尋找,終於跨越縣市找到生母,只是人生哪有事事圓滿,這名生母出於現實考量拒絕認親。
生母自述,以前年輕不懂事,孩子生下來決定送養,後來在新竹結婚生子,如今家庭幸福和樂,所以她不願認回出養的孩子,王聖傑感嘆說,「不是每件尋親案都有圓滿的結局。」
王閔南也協助過一名失蹤26年的精神障礙媽媽找到家。這名婦人於1987年失蹤,沒有身分證、不知自己的名字地址,有遊民經歷,2000年從台中輾轉安置在高雄凱旋醫院百合園區,2014年家屬通報失蹤,預計進行死亡宣告。
王閔南幫助一名失蹤26年的婦人找到家,家屬剛開始一度以為是詐騙,後來終於團圓。李政龍攝
也因為有失蹤報案,王閔南得以介入調查,順利幫助婦人與3個孩子相認,一起過難得的母親節,「個案不記得自己的名字,卻記得孩子的,我覺得很感動。」而3個小孩父母自小都離開身邊,他們是叔叔拉拔長大,箇中滋味僅有自己能體會。
失蹤少女街頭賣淫 缺法源無奈僅能勸阻
每年7、8月與氣溫驟降是失蹤人口旺季。該如何解讀這兩個旺季時間點呢?7、8月是暑假,青少年失蹤人數上升,氣溫變化則會影響人的心情穩定度,尤其精神病患影響更多。
王閔南說明,為了尋人,警方總是無所不用其極,他和王聖傑曾辦電玩《天堂》帳號,花時間經營多個社群帳號經營人設,他們笑說,曾扮演炫富人士降低失蹤青少年的戒心,用心良苦,但是這些辛苦可能無解,因為目前尚未有相關法源,沒有法律強制力、沒有相關制度能解決問題。
兩人解釋,長久以來,警政署的《失蹤人口查尋作業要點》屬於內部工作規定,對失蹤個案、直系血親、旁系親友等相關人士沒有法律強制力。
王閔南舉例,他曾在萬華找尋國中失蹤少女,當場查獲她性交易,還發現少女手下還有3名小姐,一樣都是國中生。他知道這名少女出生吸毒家庭,環境複雜,但他沒辦法協助少女步入正常生活,也沒有法源強制少女回家。他能做的,僅能苦口婆心勸告孩子們不要再傷害自己。
王閔南講起尋人經歷,有說不完的故事和心情。李政龍攝
王聖傑則說,精障民眾走失早已不是個案,且同一個案可能走失多次,反映社會對於精神障礙家庭的支持度不夠。他舉例,有名精神異常的個案常常走失,到超商偷東西,老闆報警,家屬無奈,因為經濟困難,無法送進機構安置,白天眾人外出工作時,只能放他一個人在家。
尋人是社會照妖鏡 官方乏足夠資源投入
王聖傑說,「家屬對我們說『走失就算了,幹嘛找回來』,心情應該很複雜吧。」
另外,也有失蹤者家屬不願處理找回後續照顧、法律問題,只想維持生活現狀;又或者家屬報案,目的卻是等7年後,聲請法院宣告死亡便能獨吞家產……。
兩人認為,失蹤人口應設定相關法條,另在台灣北、中、南三地設置專屬尋人組織單位,他們說,「我們在新北,但是全國的失蹤人口都是我們的範圍。」得以看見台灣政府目前對尋人業務投注的資源與關注度,已跟不上社會實際需求。
王閔南感慨,尋人也是警察守護人民的一種方式,作為人民保姆,他們看見基層的現實,同理家屬的煎熬,「我們不想遺落任何人」,他們真切希望體制能夠轉變,協助員警們繼續帶著失蹤者和無名屍找到家。
王閔南 小檔案
學歷:臺灣警察專科學校14期畢業
現職: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防治組組員
資歷:
保一總隊支援金門縣長隨扈(1998年)
保一總隊支援航警局、北市保安大隊(2001年)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板橋分局後埔派出所警員(2002年)
得獎紀錄:
106年國家警光獎
107年國家警光獎
110年國家警光獎
108年新北市好人好事
108年模範警察
105年110年失蹤人口查尋工作績優員警王聖傑 小檔案
學歷: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第10期
現職: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新莊分局巡佐
得獎紀錄:
106年當選內政部警政署失蹤人口查尋工作績優員警
111年第3期榮獲內政部警政署協助推行「急難紓困方案」績優人員
114年3月獲頒新北市政府警察局員警好人好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