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帶來豐沛雨量,旗津中區污水廠管線爆管,導致周邊50戶民宅淹水。翻攝簡煥宗臉書
受颱風「丹娜絲」豪雨影響,高雄旗津中區污水處理廠主幹管不堪負荷破裂,未經處理的污水大量外溢灌入社區,導致至少50戶民宅淹水,家具、家電損毀嚴重,惡臭瀰漫,引發民怨。市府原僅提每戶1.5萬元慰助金,遭災民反彈,經立委賴瑞隆協調,補償金提高至每戶10萬元,損壞家具與家電部分則憑單據實報實銷。
旗津中區污水處理廠建廠逾40年,平日污水處理量高達每日60萬公噸,經常處於高負荷狀態,隨丹娜絲颱風帶來連日豪雨,抽水量也驟增至超過100萬公噸,加上老舊管線未能即時檢修或汰換,導致主幹管破裂,引發抽水系統全面超載,造成大量污水倒灌進入周邊社區。
爆管事件發生後,居民陸續反映家中地板積水數十公分,惡臭難耐,部分住戶更指出「整晚無法入睡」,床墊、家電泡爛發霉,生活環境難以恢復。災民蔡先生直言「40年的管線沒換過,這根本是人禍,市府不能只推給颱風,應該負起全責、加強補償與後續消毒,否則恐引發傳染病」。
立委賴瑞隆聯合多位議員及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內政部國土署、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國防部、台灣電力公司及高雄市府相關單位,日前召開協調會。
原先高市府提議每戶僅發放1.5萬元慰助金,引起受災戶強烈反彈,認為根本無法彌補實際損失。在地方里長、民代及居民多方爭取下,最終達成每戶補償10萬元的共識,並針對家具、家電等實際受損項目,憑購買或修繕單據實報實銷補助。
賴瑞隆表示,該廠40年未大規模檢修,這次事故不僅顯示設施老化問題,也反映市政體系在災害預防與設施維護上的漏洞。他指出,預估此次破管與設施損壞總費用約5,000萬元,將由高市府統整後,依據行政院災後復原補助計畫,報請中央補助支援,協助災民重建。
市議員簡煥宗指出,污水外溢事件讓民眾徹夜難眠、生活受創,床墊、冰箱、電視等泡水損壞嚴重,「不是清清雨水,是髒水,惡臭難忍,市府責無旁貸。」他要求市府全面盤點旗津區與其他地區老舊水利設施,建立汛期應變標準作業程序,避免類似災害再發生。
水利局則表示,為防範類似事件再度發生,已規劃短期內進行數項改善措施,包含加高污水廠圍牆、設置導流水路,將廠區內積水導向外海以及
加速施作第二條潛盾管線作為備援系統。
水利局長蔡長展表示,市府將在1個月內完成技師公會鑑定報告,釐清破管成因與責任歸屬,同時於2個月內完成短期改善計畫設計與施工,包含抽水設施升級與圍牆加高等防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