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口支付創辦人胡亦嘉(中)。資料照。侯柏青攝
老牌食品大廠泰山公司2023年爆發經營權之爭,當時的董座詹景超遭控違法召開董事會強行通過投資案,砸下近36億元買下國內電子支付龍頭「街口支付」4成股權,泰山改由新團隊經營後,認為該筆交易是詹景超片面決定,提告討回交易款,今年5月一審判決由新團隊勝訴,沒想到,當泰山新團隊提供擔保聲請法院啟動假執行時,銀行竟回覆「街口名下5個帳戶存款金額『近乎歸零』」,先前交易的價金36億已不知去向。
據《鏡報》報導,2023年老牌食品大廠泰山公司爆發經營權爭奪戰,時任董事長詹景超被控為阻止以龍邦集團為首的市場派入主,找來台開公司合作,動用私募款項上億元炒作泰山股價,甚至把集團金雞母-全家便利商店(持有全盈+PAY電子支付)的持股售出,轉而以36億元買進仍在虧損的街口支付4成股權,甚至未經董事會同意支付高額仲介費,豪擲7000萬買吳冠中名畫,被質疑罔顧股東權益。
泰山公司股東為此向北檢告發前董事長詹景超意圖掏空公司,涉嫌特別背信等刑事重罪;2023年5月底泰山公司經營權易手後,新團隊也以街口支付交易案程序違法,向台北地院提起返還投資款的民事訴訟。今年5月13日,北院判決街口支付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公司需全額返還35億9580萬元投資款及5%年息,仍可上訴,並准許泰山繳交11億9860萬元擔保金後,可啟動假執行程序。
沒想到,泰山新經營團隊隔天向法院提繳11億9860萬元擔保金,向台北地院聲請假執行,要強制執行街口支付母公司名下5個帳戶現金,法院向銀行扣押該公司113年度名下帳戶及股息紅利等所得,銀行卻回覆法院「各帳戶餘額『近乎歸零』」,就連當初泰山匯入36億元投資款的台新銀行收款帳戶,也已被提領一空。
泰山公司為恐未來求償無門,讓該筆投資款成為追不回來的「海角36億」,損害全體股東權益,本週已緊急向台北地院遞狀,請求法官命街口金融技科公司陳報財產及限期履行,接下來泰山公司將視街口金融科技公司履行狀況,且不排除進一步聲請管收街口支付負責人胡亦嘉。
《鏡報》指出,電子支付龍頭公司帳戶資金「近乎歸零」消息傳出後,已引發市場關切,憂心連鎖骨牌效應釀成市場金融風暴。據了解,台新銀行回覆街口支付公司相關5個帳戶「有的結清、有的幾無往來,有的存款不足千元」,實際執行結果是未予查扣,有市場人士指出,台新銀行明知該筆36億元鉅額款項,涉及泰山公司與街口支付間的交易糾紛,金額甚至超過街口支付資本額,鉅款轉移理應向金融監理機關通報,做法實令外界不解。
除此之外,針對泰山新任經營團隊告發詹景超偷買7千萬畫作、脫手全家持股以及炒作泰山股價,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案,5月21日台北地檢署指揮調查局台北市調處兵分11路搜索約談,詹景超複訊後800萬元交保,台灣土地開發公司董事長邱于芸因提供資金協助詹景超炒股,以100萬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