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不但對人類健康福祉帶來嚴峻的傷害,也影響一般民眾的生活常態,直接衝擊經濟的運行與社會的穩定。樂觀來看,待疫情逐漸趨緩後,各國市場經濟縱然會有復甦的一天,但是恐怕不是即刻的復原。
持平而論,全球經濟在疫情得到控制後約一季度(三個月)將可能有回溫的跡象,這個前提是假設疫情具有季節特性,同時又不容易出現病毒變異。
麥肯錫公司(McKinsey & Company)今年3月下旬的分析報告指出,疫情的變化捉摸不定,對未來景氣及企業的衝擊,恐怕會出現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許多國家採取隔離禁令、社交限制宣導等策略,後續引發人們足不出戶、企業收入短缺、員工裁員(放無薪假)、失業率攀升、消費能力下滑的惡性循環,那麼經濟持續緊縮,可能要到2021年上半年才有復甦的機會,必須要有心理準備今年將處在全球性經濟低迷的情況之下。
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國家發布隔離禁令。(示意圖來源/Unsplash)
自全球經濟形勢來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會是2.4%,已不如去年的表現,若疫情無法順利控制,經濟發展將更為減緩。
同樣悲觀的預測也適用台灣,依據行政院主計處的預估,我國今年經濟成長率降至2.37%,而下滑在2%至2.3%之間不是不可能。整體而言,「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已是一個基本的認知,差別之處在於疫情造成經濟損失的程度多寡罷了!
從經濟緊縮影響到的產業層面涵蓋運輸業、旅遊業、製造業、金融保險業等,市場因商業投資誘因下滑而萎縮,企業因經營不善有倒閉的風險,甚至進而加劇金融系統的壓力,「後武漢新冠肺炎疫情時期」的「經濟危機」逐漸浮現;與此同時,台灣的產業也無法倖免,面臨全球供應鏈的裂解風險,以及衍生出市場供需失衡的現象,包括石化、3C零組件、汽車零件、機械設備等產業別也倍受衝擊。
經濟的衰退也會導致消費經濟行為的變化,短期內對日常生活相關的行業將有直接的衝擊,例如減少搭乘大眾運輸、大型商辦活動取消、旅遊觀光萎縮,這都直接波及運輸業、會展業、旅遊業、飯店業、餐飲業的營運。
換言之,疫情造成百業蕭條的情形不是不可能,且值得關注的是,因消費需求回升的不確定性是否會出現「恆久性需求低迷」?民眾對疫情與經濟的恐慌是否將擴大社會不穩定現象?
「疫情引發經濟蕭條的重要性絕不低於疫情本身」,畢竟「有效防疫」與「經濟復甦」本是一體兩面,如何減緩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程度,政府的防疫策略應當採取更為全面的因應作法。
當前,我政府提出「紓困2.0」方案,以及許多地方政府相應的對策規劃,其中,桃園市、新北市等透過中小企業融資來解決企業因疫情而出現的營運問題,進而減緩可能衍生的無薪假或裁員的壓力,甚至針對歇業而被資遣勞工提出協助儘速就業的方案;台南市府則提出「防疫安心上工計畫」,釋出200個防疫短期職缺來解決因疫情所導致的失業問題。
客觀來看,政府因應疫情的經濟佈局有三個面向值得思考,首先是針對政府財政分配的調整,應揚棄保守的財政思維,提出刺激消費的財政方案作為振興經濟的一劑強心針,對促進消費與照顧弱勢會是一舉兩得。
其次,政府提出經濟紓困政策應有最壞打算的規劃,以台南市的防疫職缺來看,僅提供為期3個月的工作恐怕無法因應長期的經濟衝擊,尤以相關預測認為經濟無法在短期內回溫,8月之後的就業空窗以及畢業潮,擬定相關配套措施將有其必要性,這也會是其它縣市將會面臨的挑戰。
疫情對經濟造成衝擊,我國政府推出紓困方案。(圖片來源/經濟部Facebook)
最後,應當提高產業公協會在防疫工作上的角色,像是台中市府透過台中市商圈聯誼會的協助,讓實體商家度過經營困頓的情形,台南市府透過在地旅行商業公會的合作來推動業者培訓工作等,這些都是值得參考的案例,公協會將可以發揮經濟復原的功能,更可協助產業進行轉型並接地氣合乎地方需求。
總而言之,理論上,政府在市場運作中所能扮演的角色其實相當有限,但是在推動經濟振興方案中,融入協助產業順勢轉型的思維則至關重要,尤以處在疫情的當下,各級政府即時提出具前瞻的長期經濟佈局不但是施政重責,更是刻不容緩。
作者:吳瑟致,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
※「眾聲視野」匯集各路觀點,成為大眾的傳聲筒。歡迎投稿至太報:[email protected]